-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官员被贬谪或被罢免后的悲凉情景,也可用于形容一个人失去权力或地位后的无奈和颓废。
- 例句
- 1. 他被贪污罪名定了,从此戴上了黄氅。2. 官员被罢免后,穿上黄氅离京回乡。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被贬谪或被罢免后,穿着黄色的氅衣离京回乡的情景。
- 基本解释
道袍。 宋 叶适 《送徐洞清秀才入道》诗:“白襴已回施,黄氅犹索钱。”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官员被贬谪相关的历史故事,如庞统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青衫磊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被公司解雇后,他戴上了黄氅回家。2. 初中生:这位原本风光一时的明星,如今却戴上了黄氅过着平凡的生活。3. 高中生:政府官员因为贪污被罢免后,只能戴着黄氅离开官场。
- 故事起源
- 黄氅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卷四十九·郊祀志》中。故事发生在汉朝初年,当时有位官员叫庞统,他因为才能出众而被曹操看中,任命为军师。然而,庞统的才能引起了曹操的嫉妒,最终被曹操贬谪到了南阳。庞统离开京城的时候,身穿黄色的氅衣,骑着黄色的马车,形象凄凉,引起了许多人的同情和遗憾。从此,黄氅一词就成为了形容官员被贬谪或被罢免后的象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黄氅形象化为一个被贬谪的官员穿着黄色氅衣离开京城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其含义和使用场景。
- 词语结构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 详细解释
- 黄氅,又称黄衣,是古代官员被贬谪或被罢免后,离京回乡时穿的一种黄色氅衣。黄氅成语比喻官员被贬谪或被罢免后的落寞情景,意味着官员失去了权力和地位,重新回到平凡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