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捐糜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慷慨解囊,慷慨捐赠财物的情景。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慈善事业中的贡献,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帮助他人时毫不吝啬的行为。此外,捐糜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事业或目标全心全意地投入。
- 例句
- 1. 他总是捐糜自己的财富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这个慈善机构一直致力于捐糜,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
- 基本含义
- 捐糜是指慷慨捐赠财物,献出自己的一切。
- 基本解释
谓弃食。犹牺牲。 明 张居正 《谢赐粥米食品疏》:“一息尚存,矢捐糜而罔惜。” 明 屠隆 《綵毫记·誓死不从》:“我 李白 素怀忠义……常思捐糜七尺,以报国恩,岂从汝反乎?”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慷慨捐赠相关的成语,如“慷慨解囊”、“施舍”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捐糜了自己的零花钱给了贫困的孩子们。2. 初中生:他捐糜了一大笔钱来支持学校的建设。3. 高中生:他捐糜了自己的全部财产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故事起源
- 捐糜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这个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大夫扁鹊治疗秦昭王的疾病并收到了丰厚的赏赐。扁鹊将赏赐全部捐献给了穷人,毫不保留。他的行为被称为“捐糜”,成为了后来形容慷慨捐赠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捐糜这个成语:1. 将“捐糜”分解为“捐”和“糜”,并理解其含义为慷慨捐赠。2. 将捐糜与一个慷慨捐赠的场景联系起来,如一个人将自己的全部财富都捐赠给了慈善机构。3. 可以将捐糜与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如“慷慨解囊”、“施舍”等,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捐糜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捐”和名词“糜”组成。
- 详细解释
- 捐糜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捐指慷慨地捐赠,糜指尽情地献出。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慷慨大方地捐赠财物,毫不吝啬的意思。它强调了慷慨捐赠的精神,表达了人们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