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战胜敌人、驯服野兽、克服困难等情境。
- 例句
- 1. 他用智慧和勇气收伏了那只凶猛的狮子。2.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坚持不懈,努力收伏困难,取得胜利。
- 基本含义
- 征服、制服
- 基本解释
(1).使敌人投降屈服。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建奇功收伏了 西夏 。”《水浒传》第八三回:“以臣愚见,正好差 宋江 等全伙良将,部领所属军将人马,直抵本境,收伏 辽 贼。”《四游记·湘子设筵和好》:“ 钟离 已自收伏 洞宾 ,今皆回矣。”
(2).降伏,制服。《红楼梦》第五五回:“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 黄谷柳 《虾球传·黄埔登陆》:“﹝ 鳄鱼头 ﹞认为她是一个可用之材,决心把她收伏。”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收伏相关的成语,如“收拾”、“伏击”等,可以进一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收伏了淘气的小明,让他安静下来听课。初中生:他用勇敢和智慧收伏了那只恶狼。高中生:在考试前,我要收伏懒惰,努力复习知识。大学生及以上:我们要收伏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
- 故事起源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收伏的故事。魏公子韩非子曾经被秦昭王任命为宰相,他采用了一种叫做“收伏”的策略来治理国家。他用“收”来表示征服,用“伏”来表示制服,通过这种策略,他成功地统一了秦国。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收伏的发音“shōu fú”与“手服”进行联想,表示用手征服、制服对方。
- 词语结构
- 动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收伏是指征服、制服对方,使其顺从或服从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