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因修道而得之功力。 南朝 梁元帝 《香炉铭》:“苏合氤氲,非烟若云,时穠更薄,乍聚还分,火微难尽,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薰。” 唐 吕岩 《敲爻歌》:“得者须由道力人,道力人,真散汉。” 宋 惠洪 《二十日偶书》诗之二:“临事无疑知道力,读书有味觉身闲。”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思重见,凭着咱道力无边,特地把神通显。”亦指一般的修养功夫。 梁启超 《新民说》十:“制之有节,行之有恒,实为人生品格第一大事,善观人者每於此覘道力焉。”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然而我的师父究竟道力高深,他不说戒律,不谈教理,只在当天大清早,叫了我的三师兄去。”
- 基本含义
- 指道德力量或道义力量。
- 详细解释
- 道力是由“道”和“力”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道德力量或道义力量。它强调了道德的力量和影响力,指人们通过坚守道德准则和遵守道义规范,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道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够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使用场景
- 道力常常用于强调道德的力量和影响力,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面对困难或诱惑时能够坚守道义,做出正确的选择。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能够改变人们的行为和观念。
- 故事起源
- 道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人们通过遵守道德准则和规范,可以塑造自己的品德和影响他人。道力正是从儒家思想中衍生而来的成语,表达了道德力量的概念。
- 词语结构
- 道力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道”和“力”。其中,“道”表示道德、道义,“力”表示力量、影响力。
- 例句
- 1. 他的道力使他成为了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2. 在困难时刻,只有道力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3. 只有具备道力的领导者才能够获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道力”与道德力量的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道德的道路上,拥有一种超越常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道力。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更多关于道德力量和道义力量的概念和理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用道力来对待他人,不欺负弱者。2. 初中生:道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要用道力来抵制,保持自己的原则。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用道力来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5. 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要用道力来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