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疲塌迟钝貌。 明 冯梦龙 《山歌·打人精》:“姐见子郎来駘駘里介弗起身,你再像寺里金刚假大人。” 章炳麟 《艾如张董逃歌序》:“民志益涣,駘駘似无傅丽。”
- 基本含义
- 形容动作或态度拖沓、迟缓。
- 详细解释
- 骀骀原指马行走时迈步短小、缓慢,后用来形容人做事拖拉、迟缓。表示行动缓慢、拖沓,缺乏迅速果断的态度。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做事拖延、迟疑、不积极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骀骀奔而出》是《庄子·外篇·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庄子比喻人们在生活中像马一样行动迟缓,没有迅速果断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做事骀骀拖沓,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任务。2. 她的回答总是骀骀拖沓,让人等得不耐烦。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骀骀”这个词的发音与“待待”相似,人们在待待拖拖的时候,就会显得骀骀拖沓。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行动迟缓、拖拉的成语,如“拖泥带水”、“步履维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骀骀地走进教室,迟到了。2. 中学生:他的学习态度骀骀拖沓,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准备。3. 大学生:她的论文进展骀骀拖沓,导致最后无法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