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乖阻多用于形容人的言行谨慎、小心,常用于夸奖或称赞一个人具有慎重的品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马虎的态度。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乖阻小心,从不敢有丝毫的马虎。2. 孩子们都知道在老师面前要乖阻一些,不敢太放肆。3. 这位领导一直乖阻行事,非常注重细节。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言语或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放肆。
- 基本解释
(1).犹乖违。《晋书·桓玄传》:“ 玄 不从,欲出 汉川 ,投 梁州 刺史 桓希 ,而人情乖阻,制令不行。”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陛下循守旧模,而欲驱一世之人以报君仇,则形势乖阻,诚无展力之地。”
(2).违隔;隔绝。 南朝 梁 吴均 《赠摇郎诗》:“宿昔暂乖阻,何异远分离。” 唐 李翱 《祭独孤中丞文》:“呜呼!昔我与君,自少而欢,中暂乖阻,周荆眇绵。” 清 黄景仁 《怀方仲介闽中》诗:“欢爱復乖阻,抚景怀百忧。”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乖阻相关的成语,如乖僻、乖张等,扩展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校里要乖阻,不敢在课堂上说话。2. 初中生:考试前我要乖阻地复习,不敢玩手机。3. 高中生:作为班长,我要乖阻地管理班级,不敢有丝毫马虎的态度。4. 大学生:实习的时候,我要乖阻地完成工作,不敢有任何差错。
- 故事起源
- 乖阻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季孙氏和齐国的田氏联姻。田氏的女儿嫁到鲁国后,非常宠爱季孙氏,但季孙氏却过分谨慎小心,甚至连走路都小心翼翼。田氏的女儿对此感到很不满,认为季孙氏太过乖阻,不敢放肆。后来,该故事逐渐演变成了形容一个人行为谨慎、小心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乖阻与“乖巧”和“谨慎”联系起来记忆,乖巧表示温顺、谨慎表示小心,通过这种联系可以更容易记住乖阻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乖阻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成语,乖作为形容词,修饰后面的动词阻。
- 详细解释
- 乖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乖指行为规矩、谨慎,阻意为谨慎、小心。乖阻形容一个人言行谨慎、小心,不敢放肆,一丝一毫都不敢有丝毫的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