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 犬戎 。《史记·齐太公世家》:“﹝ 文王 ﹞伐 崇 、 密须 、 犬夷 ,大作 丰邑 。”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分裂了,我们便不足以抵抗那西方的强敌-- 秦国 ,和那北方的异族-- 犬夷 。”参见“ 犬戎 ”。
- 基本含义
- 指狗和野蛮人,用来比喻低贱、粗野的人或民族。
- 详细解释
- 犬夷源自于古代中国的历史典故。在古代,中国人认为狗是一种低贱的动物,而夷则指的是中国以外的民族,被认为是粗野、不文明的。因此,犬夷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行为粗野、文化水平低下的人或民族。
- 使用场景
- 犬夷一词通常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行为粗野、文化水平低下的人。可以在写作、演讲、讨论等场合使用。
- 故事起源
- 犬夷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在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己是文明的中心,将其他民族看作是野蛮的犬夷。这个成语的使用背后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于文明与野蛮的观念。
- 词语结构
- 犬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他的举止粗野,简直就是个犬夷。2. 这个部落的人们生活方式粗糙,真是一群犬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犬夷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狗和一个野蛮人站在一起,形象地展示了犬夷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观念,以及中国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像个犬夷,不礼貌又野蛮。2. 初中生:这个球队的球员打球粗鲁,简直就是一群犬夷。3. 高中生:他们对待动物的方式太粗暴了,真是一群犬夷。4. 大学生:他的言谈举止不文明,完全是个犬夷。5. 成人:这些人的素质太低了,简直就是一群犬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