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祸根。《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及 潼关 失守,从幸至 马嵬 ,禁军大将 陈玄礼 密启太子,诛 国忠 父子。既而四军不散, 玄宗 遣 力士 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 贵妃 也。 力士 復奏,帝不获已,与妃诀,遂縊死於佛室。”
- 基本含义
- 指偷盗之人的本性或本领。
- 详细解释
- 贼本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贼指偷盗之人,本指本性或本领。贼本表示一个人偷盗的本性或本领,形容他十分擅长偷窃。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擅长偷窃的人或者形容某人的本性具有偷窃的倾向。
- 故事起源
- 贼本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个名叫王贼的人,他非常擅长偷盗,几乎没有人能够抓住他。有一次,有人请来了一个道士,希望他能够帮忙抓住王贼。道士通过观察王贼的行为和本性,发现了他擅长偷盗的本领,于是创造了成语贼本来形容王贼的本性和本领。
- 词语结构
- 贼本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语组成。
- 例句
- 1. 他的贼本真是高明,一直能够逃避警方的追捕。2. 这个小偷的贼本很差,每次都被人抓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贼本与“偷窃”的概念联系起来记忆。贼本指的是偷盗之人的本性或本领,因此可以想象一个贼在偷窃时展现出的本领,从而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偷窃相关的成语,例如“贼眉鼠眼”、“贼喊捉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的贼本真是厉害,他总是能够偷吃同学的零食。2. 初中生:那个小偷的贼本真是了得,他居然能够在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偷走了班级的物品。3. 高中生:这个电影中的主角有着出色的贼本,他能够轻松地盗取珍贵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