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直言谏诤之臣。《汉书·朱云传》:“御史将 云 下, 云 攀殿槛,槛折……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唐 陆贽 《冬至大礼大赦制》:“暴乱之后,仍彰烈士之功;忧危之中,方见直臣之节。” 宋 刘炎 《迩言》:“观 仙都 天柱 ,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清 唐甄 《潜书·抑尊》:“所贵乎直臣者,其上,攻君之过;其次,攻宫闈之过;其下焉者,攻帝族,攻后族,攻宠贵。”
- 基本含义
- 指直接侍奉君主的官员,也指忠诚于君主的臣子。
- 详细解释
- 直臣一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直臣之谏,可以无罪。”直臣指的是直接侍奉君主的官员,他们享有特权,可以直接向君主进言建议。这个成语形容臣子忠诚于君主,直言不讳,坚持真理。
- 使用场景
- 直臣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忠心耿耿,直言不讳的臣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忠诚于领导的下属。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人或事物十分忠诚的人。
-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的国君襄公非常尊重直臣的忠诚和直言,因此他们可以无罪进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直言是受人尊重的品质。
- 词语结构
- 直臣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是一位直臣,对国家的利益始终忠心耿耿。2. 领导班子中的直臣们都敢于直言,为领导提供中肯的建议。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直臣拆分为“直”和“臣”两个部分来记忆。直意为直接、坦率,臣意为侍奉、服从。因此,直臣可以理解为直言不讳、忠诚侍奉的臣子。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历史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直臣在古代官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直言敢谏”、“直抒己见”等,来拓展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班级的直臣,会积极帮助老师管理班级。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我要做一名直臣,努力学习,为班级争光。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的直臣,我会积极向校领导反映同学们的问题和需求。4. 大学生:在实习的公司,我要成为直臣,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中肯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