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至正的词语解释
至正的意思
拼音:zhì zhèng    注音:ㄓㄧˋ ㄓㄥˋ
基本解释

(1).最中正之道。《庄子·骈拇》:“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郭象 注:“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礼记·礼运》:“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 陈澔 集说:“王居其中,此心何所为哉?不过守君道之至正而已。”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先帝曰:‘兴吾六州善心者, 田兴 也。使 兴 弘吾至正,不亦可乎!’”
(2).最正常。《史记·历书》:“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

基本含义
指极为正直、公正,没有一点儿私心或偏见。
详细解释
至正一词源自《左传·襄公十五年》,原意为“非常正直”。在现代汉语中,至正一词形容一个人非常诚实、正直,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无私。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和品德的高尚,是对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高度称赞。
使用场景
至正一词常用于夸奖一个人的正直、公正,适用于各种场景,尤其是在评价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方面。比如,可以用于赞扬一位法官在审判中的公正,或者称赞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的正直态度。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记载,公元前528年,鲁国的襄公在位时,有一位叫季孙的人被控诬告他人,襄公在听取季孙的辩解后,认为他的辩解非常正直,没有一点儿私心或偏见,于是称赞他为“至正”,并赦免了他的罪行。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至正”一词的来源。
词语结构
成语“至正”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这位法官在审判中一直秉持至正的原则。2. 他处理事务的态度一向是至正无私的。
记忆技巧
可以将“至正”记忆为“非常正直”的意思,强调其高尚的品德和道德。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正直无私”、“公正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至正的人,不撒谎。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以至正的态度对待每个同学。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至正的律师,为正义发声。4. 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该保持至正的学术道德,不抄袭他人的成果。
(0)
诗文中出现“至正”的诗词

正俗歌为陈媛作

礼义廉耻四维立,纲常名教万古植。

无愧于口无愧身,无愧于身尤汲汲。

妇人再醮知身污,若乃未婚心每惑。

一身那可容二心,心失谁云身不失。

卓哉陈媛毓名闺,五经先生兰芽茁。

习礼明诗幼字林,桃夭未赋所天卒。

烈女不肯更二夫,相从地下寻灵匹。

见者哀号闻者悲,大吏上言采访实。

旌门表墓伫恩荣,文人诗歌盛缃帙。

嗟予抱璞称未亡,传闻益觉心凄恻。

閒尝读书考《五经》,管窥《易》象参彖翼。

男女暌而其志通,已字未娶可推测。

坤道含章利永贞,从一而终恒其德。

苦节悔亡不节嗟,安节之亨甘节吉。

人心道心辨《尚书》,精一微危中允执。

动罔不凶德二三,终始惟一臻厥极。

忠贞世笃缅家声,无忝尔祖躬自饬。

《诗经》三复《柏舟》篇,髧彼两髦我仪特。

斯人去也矢靡它,勿匿初心矢靡慝。

在室自誓首共姜,圣人取为后世则。

郝邹诸儒阐说殷,死同穴而谷异室。

柏舟齐女中垒编,乍至城门卫赴急。

保母请还置罔闻,竟入持丧帙卫国。

凡未适人许嫁矣,《春秋》经传标特笔。

僖公九年书伯姬,何休《公羊》洞经术。

字而笄之待成人,系属于人养贞一。

明与未字之女殊,《原贞》援引曝书集。

女而不妇贞为行,盲《左》、《谷梁》弗沿袭。

共姬比例圣所褒,尧峰南畇说堪忆。

许嫁缨为《礼记》文,名以行媒遂相识。

两家斋戒告鬼神,台与终身不改革。

娶有吉日未成婚,夫死亦如婿吊泣。

女服斩衰往夫门,未嫁服同已娶式。

妇人不二斩谓何,天不二耳《仪礼》悉。

可服可往明可从,爱人以德休姑息。

举世昧经谓过中,此旨不明道几熄。

人求尽伦安能过,五伦祇恐常不及。

由来夫妇比君臣,策名亦有未受职。

清风孤竹师夷齐,商朝未禄周耻食。

推观子弟事父兄,岂必一一亲颜色。

父子继绝或背生,兄弟前后或南北。

追思孝友自性成,非缘见面乃尽力。

朋从尚友及神交,宁须把臂投胶漆。

揆此可知妇与夫,性真相感当循率。

殷情何必同衾帱,问名已定羞差忒。

当知勉义非溺情,身洁心安理亦得。

幼从父母最初言,初命是遵戒私昵。

不悖于理曰无违,许嫁之语由亲出。

弗亏其体弗辱亲,立志不渝贵在必。

夺则随亡不夺存,志不可夺命则毕。

愧存不若无愧亡,几希人禽谨出入。

守贞殉烈易地同,一心不二绝矫饰。

卓哉陈媛大节章,浩然正气两间塞。

伤悲自署望门寡,门在望矣未许即。

既云寡矣难再双,兹言至正非偏刻。

鹄甘独宿歌三年,鸩告双飞媒一逼。

遂将性命付轻绡,仅留心事传遗墨。

视死如归岂博名,舍生取义宁图逸。

惟媛家学《五经》明,察于伦理昭作述。

天经地义古今垂,永永幽光争皎日。

(0)

壶中天.茶船

玉船横几,似仙莲拓瓣,供人清啜。

一舸黄州词客去,湖上蘋缘谁结。

桃叶排铛,鸥童试铫,小载春池月。

松床涛沸,梦回帘水凉阔。

须莫至正银楂,碧山制在,新样从伊夺。

石瓮残梅香点后,慢误波心罗袜。

药海吹笙,曲江读画,泛到鱼烟活。

旗枪战午,邵阳遗事同说。

(0)

题郑提学孔明敬斋

恭惟方寸心,表里无将迎。

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

时开复时阖,静定动亦定。

孰为磨且奁,尘垢敢吾竞。

徐步冲牙和,俨立章甫正。

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

典谟冠百王,首言钦恭敬。

慎寅与祗让,惴惴远机阱。

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

三畏四勿传,孔颜曾思孟。

洛学至正叔,主一肃正命。

乾淳朱逮张,铭箴互规咏。

奥室鬼神临,寐枕雷霆迸。

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

古君子必尔,持身以莅政。

保家云仍长,理国彊以靓。

繄予幼不学,乃有东家郑。

一谨禦万邪,道涯自孤泳。

何当跻公堂,幽话听犀柄。

师授分所闻,庶尽人己性。

(0)

乌镇酒舍歌

东风吹雨如吹尘,野烟漠漠遮游人。

须臾云破日光吐,绿波蹙作黄金鳞。

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鹥飞阵阵。

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小桥侧畔有青旗,暂泊兰桡趁午炊。

入馔白鱼初上网,供庖紫笋乍穿篱。

茜裙缟袂搴帘出,巧语殷勤留过客。

玉钗坠鬓不成妆,罗帕薰香半遮额。

自言家本钱塘住,望仙桥东旧城路。

至正末年兵扰攘,凭媒嫁作他家妇。

良人万里去为商,嗜利全无离别肠。

十载不归茅屋底,一身独侍酒垆傍。

相逢既是同乡里,何必嫌疑分彼此。

小槽自酌真珠红,长床共坐氍毹紫。

捧杯纤手露森森,酒味虽浅情自深。

飞梭不折幼舆齿,鸣琴已悟相如心。

晚来独自登舟去,相送出门泪如注。

他时过此莫相忘,好认墙头杨柳树。

(0)

七夕同诸子限韵

七夕明河带露痕,惊秋长自问天孙;

斗间槎到应非误,壁上梭腾且莫论!

至正须浮玉斝,愁多何必弄银樽!

年年此夜伤离别,独有西风识故园。

(0)

七客篇

泰定至正间,诏徵天下士。

会稽铁崖山,乃有古廉吏。

少登万卷楼,老著七客志。

有客来洞庭,铁龙苍溟戏。

巴蚺噤明珠,斛律展云翅。

焦尾与管筒,哀号未能遇。

古陶皤然姿,折花盛酒器。

独有白玉围,亲识文山字。

佩带不忍遗,一一书名记。

世宝登圜墙,兹以客礼事。

老杨纵笔端,六子瞪目视。

嬉笑语默间,廓落宁顾忌。

在上或在旁,坐立漫无次。

同处一室中,尔我孰非寄。

嗟嗟杨维祯,举动直自异。

或为忠良悲,兼为奸邪刺。

所遇非其人,忽从远方至。

会合讵偶然,何忍相捐弃。

苟能读此书,莫负长者意。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