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不则声的词语解释
不则声的意思
拼音:bù zé shēng    注音:ㄅㄨˋ ㄗㄜˊ ㄕㄥ
使用场景
不则声常用于形容人们言行不合逻辑、不守规矩的情况,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或职场上。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守规则、不遵守道德准则的人。
例句
1. 这位演讲者言之凿凿,却言不及义,真是一派不则声。2. 在这个公司里,谁要是不守规矩,就会被视为不则声。
基本含义
指人们不按照规则或常理行事,不遵守规范的行为或言论。
基本解释

不做声。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徐渊子词》:“ 渊子 赋《一翦梅》云:‘道学从来不则声,行也东铭,坐也西铭。’”《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松 只不则声。”《照世杯》卷二:“ 繆奶奶 只是笑,再不则声。”

延伸学习
1. 探讨成语的起源和含义,了解更多的相关成语,如“不近人情”、“不三不四”等。2. 学习其他与规则和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泰然处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上课不听老师讲话,真是不则声。初中生:同学们在考试时作弊是一种不则声行为。高中生:社会上有些人不守法律纪律,言行之间充满了不则声。大学生:在职场上,一些人不按照公司规定行事,就是一种不则声。
故事起源
关于不则声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推测出它的起源。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常需要按照规则行事,遵守道德准则。如果有人不按照规则行事,或者言行不合逻辑,就会被形容为不则声。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不则声记忆为“不遵守规则的声音”,这样就能够联想到该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不则声由三个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详细解释
不则声是由“不”、“则”和“声”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不”表示否定,“则”表示按照规则行事,“声”表示言论声音。该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不按照规则或常理行事,不遵守规范的行为或言论。
(0)
诗文中出现“不则声”的诗词

一剪梅

道学从来不则声。行也东铭,坐也西铭。

爷娘死后更伶丁,也不看经,也不斋僧。

却言渊子太狂生。行也轻轻,坐也轻轻。

他年青史总无名,你也能亨,我也能亨。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