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或现象提前出现的情况,常用于讽刺或夸张的语境中。
- 例句
- 1. 这个孩子真是八月春,才几岁就会弹钢琴了。2. 这种花八月春,真是不可思议。
- 基本含义
- 八月中的春天,形容事物异常的早熟或异常的春天。
- 基本解释
(1).秋海棠的别名。 元 伊世珍 《嫏嬛记》卷中:“《採兰杂誌》: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恆洒泪於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緑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
(2).竹根的别称。《海录碎事·草木》引 宋 释 赞宁 《竹谱》:“竹根曰鞭,以鞭行时,八月为春,二三月为秋。凡百穀皆以始生为春,熟成为秋也。”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五月天”、“十月怀胎”等,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今天天气真好,像是八月春一样。初中生:这个运动员八月春,才十几岁就打破了世界纪录。高中生:这个公司的产品真是八月春,才刚刚上市就大卖特卖。
- 故事起源
- 八月春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中,描述齐国春天的景象异常,花开得早,燕子归巢得晚。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事物异常的早熟或异常的春天。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八月中的春天是不正常的情况,通过这种不寻常的关联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典故中的“八月”是时间词,表示特定的季节;“春”是名词,表示春天。整个成语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 详细解释
- 八月是秋季的季节,而春天通常在三月份。八月春这个成语形容某些事物或现象过早或异常地出现,不符合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