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对问题的回答能力和态度,也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表现。
- 例句
- 1. 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孩,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收问。2. 这位教授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收问能力非常出色。
- 基本含义
- 接收他人的提问并给予回答。
- 基本解释
拘捕问罪。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 商輅 ﹞正色曰:‘朝臣无大小,有罪皆请旨收问。’”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回答问题相关的成语,如“应对如流”、“对答如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提问时,他总是能够收问。2. 初中生:他的收问能力很强,每次考试都能够回答出所有问题。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上,他的收问能力使他脱颖而出,赢得了比赛的胜利。4. 大学生:他在学术研究中的收问能力备受导师赞赏,获得了研究生奖学金。5. 成年人:在工作中,他的收问能力帮助他解决了许多问题,得到了上司的赞扬。
- 故事起源
- 收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故事中,齐国有一位叫孟尝君的贤臣,他在面对国君的提问时总是能够给予明确的回答,因此被称为“收问”。这个成语由此而来,成为了形容回答问题能力强的人的称谓。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收问”与“接收问题并回答”这个意思联系起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为“收”,宾语为“问”。
- 详细解释
- 收问是指接受别人的提问并给予回答。这个成语强调了对问题的接收和回答的过程,体现了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