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事罢休息。《礼记·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孔颖达 疏:“退息,谓学者疲倦而暂休息。”
(2).指退息之所。《南齐书·礼志上》:“ 宋 元嘉 南郊,至时权作小陈帐,以为退息。”
- 英文翻译
1.interest rebate
- 基本含义
- 指退隐山林,不再参与世事。
- 详细解释
- 退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退”和“息”。其中,“退”意为离开、退出,而“息”意为停止、休息。合在一起,“退息”表示一个人离开社会、不再参与世俗纷扰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退息常用于描述一个人不再追求名利,选择隐居山林,过简单自在的生活。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有些人在追求功名利禄之后,渐渐厌倦了纷扰的世事,选择了退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 故事起源
- 退息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荀子·劝学》:“世俗之人,亦有退息者。”这句话意味着在世俗之中,也有人选择退隐,不再参与世事。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引用,用来形容那些不再追求名利的人。
- 词语结构
- 退息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退”和名词“息”组成。其中,“退”是动词,表示离开、退出的意思;“息”是名词,表示停止、休息的意思。
- 例句
- 1. 他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决定退息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2. 这位艺术家已经退息多年,但他的作品仍然广受赞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退”和“息”分开记忆,其中,“退”可以与“离开”、“退出”等词联想,而“息”可以与“停止”、“休息”等词联想。通过将两个词的意思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退息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与儒家思想中的“退隐”、“清修”等概念有关。学习退息这个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内心宁静和自由的追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想退息,住在山里养小动物。2. 初中生:他考上了名牌大学,但他并不追求金钱和地位,他希望能够退息,做一名教师。3. 高中生:考完高考后,我打算退息一段时间,去旅行放松一下。4. 大学生:毕业后,我打算退息一段时间,专心准备考研。5. 成年人:工作了这么多年,我渐渐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想退息山林,过简单自在的生活。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全面学习和理解成语“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