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不憎恨。《诗·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诗》云……‘无怨无恶,率由羣匹’,此之谓也。” 唐 韩愈 《唐越州刺史薛君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僶勉以随,亦贵於位,无怨无恶,中以自寳。”
没有邪恶意念。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栣众恶於内,弗使得发於外者,心也,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
- 基本含义
- 没有恶意,没有坏心眼
- 详细解释
- 指人心没有恶意,没有不良动机,对他人没有恶意的思想和行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心地善良,对他人没有恶意。
- 故事起源
- 无恶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颜回的评价。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的品德高尚,没有恶意,对他人都非常友善。孔子称赞颜回说:“无恶于从政,有恒于学,不愧于师。”这句话意味着颜回不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而且在为政治事业服务上也没有恶意,非常值得称赞。
- 词语结构
- 无恶是由“无”和“恶”两个字组成,其中,“无”表示没有,没有恶意;“恶”表示恶意,坏心眼。
- 例句
- 1. 他待人真诚,无恶可言。2. 她的品德高尚,从不对任何人有恶意,真是个无恶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无恶”与“无恶病毒”进行联想,想象一个没有恶意的人就像一个没有恶意的病毒一样,都是没有坏心眼的。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品德高尚、善良相关的成语,如“有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无恶的同学,总是乐于助人。2. 初中生:她的品德非常高尚,从不对任何人有恶意,是个无恶的人。3. 高中生: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的品德高尚,对他人没有恶意,被称为无恶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