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在人亡的意思
拼音:wù zài rén wáng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精神萎靡不振、没有斗志,或者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没有任何反应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生活、工作或学习失去了热情和动力。
- 例句
- 1. 他虽然活着,但是已经物在人亡了。2. 她的工作没有任何挑战性,已经让她变得物在人亡。
- 基本含义
- 指人虽然生存,但精神和意志已经消亡,变成了没有思想、没有生机的物体。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人的精神状态相关的成语,如“心如止水”、“神采奕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虽然上课,但是看起来像物在人亡。初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失落,她终于走出了物在人亡的状态。高中生:考试前的复习让他感到精神涣散,完全物在人亡。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有记载:“狄人攻我,我告于齐,齐人救我。曰:‘物在人亡。’”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狄人攻打齐国,齐国向周围国家求援,只有齐国的盟友卫国派来了援军。齐国人民感到很失望,因为其他国家都没有派兵来帮助他们。于是有人说:“物在人亡”,意思是只有物质存在,没有人的力量和精神支持,是无法抵抗外敌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物在人亡”拆分成“物”、“在”、“人”、“亡”四个部分,然后通过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只剩下了身体,没有了意识和生气的样子。
- 词语结构
- 四个字,前两个字是名词,后两个字是动词。
- 详细解释
- 物在人亡是指人的精神已经完全消亡,只剩下了肉体存在,失去了思想和意志,变得像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已经变得无趣、无动于衷、毫无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