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崇祀的词语解释
崇祀的意思
拼音:chóng sì    注音:ㄔㄨㄙˊ ㄙㄧˋ
基本解释

崇拜奉祀。《隋书·音乐志下》:“厚世开灵,方坛崇祀,达以风露,树之松梓。” 唐 柳宗元 《箕子碑》:“大明宣昭,崇祀式孚。”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家祭》:“先曾祖 重德公 ,以训导起家,陞 太平 通判,崇祀 芜湖 当涂 两邑名宦。” 鲁迅 《彷徨·肥皂》:“ 四铭 踱到烛台面前,展开纸条,一字一字的读下去:‘恭拟全国人民合词吁请贵大总统特颁明令专重圣经崇祀 孟 母以挽颓风而存国粹文’。--好极好极。可是字数太多了罢?”

基本含义
崇拜、敬仰。
详细解释
崇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崇”表示崇拜、尊敬,第二个字“祀”表示祭祀、供奉。崇祀的基本含义是对某个事物或人物非常崇拜和敬仰。
使用场景
崇祀常用于形容对某个伟大人物、圣地、神灵或文化传统的极度敬仰和崇拜。可以用于描述个人对某位导师、艺术家、宗教领袖、国家英雄或某个特定的价值观的崇拜。
故事起源
崇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一书中,原文是“崇祀乎文王”。这句话是说当时的人们对周文王非常崇拜和敬仰。后来,崇祀逐渐演变成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表示对任何值得崇拜和敬仰的事物或人物的敬仰之情。
词语结构
崇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第一个字“崇”是形容词,表示崇拜、尊敬;第二个字“祀”是动词,表示祭祀、供奉。
例句
1. 他对孔子的思想崇祀备至。2. 这座寺庙是佛教徒们崇祀的圣地。3. 她的艺术才华深受大家的崇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崇祀”这个成语与崇拜和敬仰这两个意思关联起来记忆。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神圣的地方,面对着自己崇拜和敬仰的人物或事物,内心充满敬意。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宗教、文化传统或历史人物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与崇祀相关的内容,如孔子的思想、佛教圣地、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崇祀我的爸爸,因为他是我的英雄。初中生:我崇祀科学家爱因斯坦,因为他的理论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高中生:我崇祀毛泽东主席,因为他为中国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大学生:我崇祀艺术家梵高,因为他的绘画作品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感受。
(0)
诗文中出现“崇祀”的诗词

水调歌头.望华山

天地赋奇特,千古壮西州。

三峰屹起相对,长剑凛清秋。

铁锁高垂翠壁,玉井冷涵银汉,知在五云头。

造物可无物,掌迹宛然留。记重瞳,崇祀秩,答神休。

真诚若契真境,青鸟引丹楼。

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烟霞深处,幽绝使人愁。

一啸蹇驴背,潘阆亦风流。

(0)

关帝庙联

圣至于神,荐馨历千载而遥,如日月行天,江河行地;

湖开自汉,崇祀值两峰相对,有武穆在北,忠肃在南。

(0)

谒先师顾洞阳公祠

两朝崇祀庙谟新,抗疏名传骨鲠臣。

志矢回天曾叩马,功同浴日再批鳞。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

世德尚馀清白在,承家还见有麒鳞。

(0)

谒华岳庙

华岳巍巍势独雄,层霄削出翠芙蓉。

红光映日仙人掌,黛色连天玉女峰。

绝顶泉飞千尺练,悬崖根固万年松。

四时赖尔兴云雨,历代尊崇祀典隆。

(0)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分官祷灵庙,奠璧沈河宫。

神应每如荅,松篁气葱茏。

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

洒酒布瑶席,吹箫下玉童。

玄冥掌阴事,祝史告年丰。

百谷趋潭底,三光悬镜中。

浅深露沙石,蘋藻生虚空。

晚景临汎美,亭皋轻霭红。

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

我本家颍北,开门见维嵩。

焉知松峰外,又有天坛东。

左手正接䍦,浩歌眄青穹。

夷犹傲清吏,偃仰狎渔翁。

对此川上闲,非君谁与同。

霜凝远村渚,月静蒹葭丛。

兹境信难遇,为欢殊未终。

淹留怅言别,烟屿夕微濛。

(0)

欧阳文忠公修

文忠俊迈才,身值熙盛世。

侃侃树忠节,堂堂决大义。

文章擅家法,浮靡振时弊。

四贤称庆历,重轻实公系。

补衮成天功,荷橐裨国是。

平章五代史,炳若春秋义。

天方昌斯文,公获申厥志。

台阁讵为宠,郡县岂云弃。

所思在稷契,君臣尧舜似。

六一漫自名,醉翁聊自记。

汝南终老心,西江敦本意。

风流与文采,至今光后裔。

我来郑公乡,怀贤增仰企。

崇祀属多故,揭虔慨无地。

低头拜东山,千仞郁苍翠。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