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发落常用于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情境中。比如,父母对子女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责,上司对下属的失误进行惩罚等。
- 例句
- 1. 老师对学生的懒散态度发了一通落。2. 父母对孩子的玩忽职守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发落。
- 基本含义
- 指对人进行批评、责备、惩罚等。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处理,处置(多见于早期白话)。
[构成]
并列式:发+落
[例句]
发落到边疆。(作谓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发落”有关的成语,如“发号施令”、“发人深省”等。这些成语都与指挥、影响他人的行为有关,可以加深对“发落”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做错的作业发落了。2. 初中生:父母对我玩手机不听话发了一通落。3. 高中生:老师对我考试作弊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发落。4. 大学生:老板对我工作失误进行了严肃的发落。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 故事起源
- 发落这个词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汉字的意义和用法推导而来的。发有发泄、发表、发怒等意思,落有责备、处罚、下令等意思,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发落”的意思。
- 英文翻译
1.deal with (an offender)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发落”这个成语与批评、责备、惩罚等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场景。比如,想象一位严厉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批评,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发落 fāluò
[deal with (an offender);dismiss with term of punishment] 处置;惩治
听候发落
从轻发落
(1).处理;处置。《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明日分付 临安府 ,量轻发落。”《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元来每岁夏间,在朝廷例有宽恤之典,差太监审録各衙门未经发落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此刻侍生要出去发落一件希奇古怪的案件,就在二堂上问话。”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十:“大家又讨论了一会怎样处理这十个人,最后都同意把这十个人交给区长发落。”
(2).犹发泄。《水浒传》第六回:“那廝却不是鸟晦气,撞了洒家!洒家又一肚皮鸟气,正没处发落,且剥小廝衣裳当酒吃。”
(3).犹交代,嘱咐。《水浒传》第三九回:“ 蔡九知府 道:‘通判説得是。’便发落 戴宗 :‘你们不拣怎地,只与我拿得来。’”
(4).打发,使离去。《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妈妈老儿互相埋怨了一会,只怕亲戚耻笑……央 王嫂嫂 作媒,‘将高就低,添长补短,发落了罢。’”《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只是此言未可走洩,望大人主张,发落去了这一干人,小生别有下情实告。”《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他被发落到 海心洲 ,茅寮孤灯,凄风苦雨。”
(5).犹数落,责备。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乘夜踰垣》:“拿他见老夫人,坏了他一生行止。待我叫他过来跪了,发落他一场,那时开了门,放他出去便了。”
(6).犹发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姬生》:“生岁试冠军,又举行优,应受倍赏。及发落之期,道署梁上黏一帖云:‘ 姬 某作贼,偷某家裘鼎,何为行优?’”《醒世姻缘传》第一回:“ 晁秀才 本来原也通得,又有座师的先容,发落出来,高高取中一名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