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感慨貌;叹息貌。《礼记·祭义》:“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新唐书·刘澭传》:“常愾然有復 河 湟 志,屡为朝廷言之。” 清 钱谦益 《妻徐氏赠一品夫人制》:“循念终始,良用愾然。”
- 基本含义
- 形容愤怒、怒气冲冲的样子。
- 详细解释
- 忾然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愤怒、怒气冲冲的样子。表达的是内心愤怒的情绪外露,面部表情、语言和行为都显得激动、激烈。
- 使用场景
- 忾然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时表现出的愤怒和愤慨。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团体或社会对不公平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 故事起源
- 忾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佗子的人,因为被人诬陷而被流放到外地。佗子在离开的时候,面无表情,没有流露出任何愤怒的样子。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表现出愤怒,佗子回答说:“忾之而不言,忾之而不发,忾之而不怒。”意思是愤怒之心不一定要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来,内心的愤怒也可以通过沉默来表达。
- 词语结构
- 忾然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忾”是形容词,表示愤怒;“然”是副词,表示样子或状态。
- 例句
- 1. 他听到那个消息后,忾然不已,当场爆发了。2. 面对不公平的待遇,他忍无可忍,忾然而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忾然”与“愤怒的样子”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愤怒地张开嘴巴,脸上红光满面的样子,这样就可以记住“忾然”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愤怒相关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愤世嫉俗”等,来拓展对这种情绪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他打了错的分数,他忾然不满地向老师提出了抗议。2. 初中生:面对不公平的评奖结果,他忾然离开了颁奖典礼。3. 高中生:听到学校取消了他们的毕业旅行,全班同学都忾然不已,纷纷表示抗议。希望这份关于“忾然”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