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听决的词语解释
听决的意思
拼音:tīng jué    注音:ㄊㄧㄥ ㄐㄩㄝ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法律、仲裁、纠纷解决等领域,表示接受法律权威的判决,不再进行争议。
例句
1. 在法庭上,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愿意听决,接受法官的判决。2. 这个争议已经持续了很久,现在只能通过仲裁来听决。
基本含义
听从裁决,接受判决。
基本解释

听事决案;听候断决。 宋 范仲淹 《与知郡职方书》:“某虽属謫宦,幸得善地,听决之外,琴籍在焉。”《元史·王磐传》:“帝以天下狱囚滋多,敕诸路自死罪以下,纵遣归家。期秋八月,悉来京师听决。囚如期至,帝惻然怜之,尽原其罪。”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二出:“贼首 豹子皮 ,的係军人 花弧 临阵亲擒,见解听决。”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仲裁机构的发展,以及当代法律体系中的裁决和仲裁程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的争执要听决,不能再吵了。2. 初中生:班级里发生了纠纷,同学们决定听决,接受班主任的决定。3. 高中生:学校对学生的申诉进行了听决,最终做出了公正的判决。4. 大学生:在校园组织的竞赛中,裁判的决定是最终的,我们要听决,接受结果。
故事起源
听决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古代,有时候人们之间发生争端或纠纷时,会找法官或仲裁人来进行调解和判决。当一方接受了判决并表示不再争议时,就可以说他“听决”。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听决的发音“tīng jué”与“停觉”相似,想象在争议或纠纷中,当事人停止争辩,接受法律判决,从而结束争端。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动词“听”表示接受,名词“决”表示判决或裁决。
详细解释
听决是指在争议或纠纷中,接受法律或仲裁机构的判决或裁决,不再争辩或抗议。
(0)
诗文中出现“听决”的诗词

韩干三马

老马侧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丝。

心知后马有争意,两耳微起如立锥。

中马直视翘右足,眼光未动心先驰。

仆夫旋作奔佚想,右手正控黄金羁。

雄姿骏发最后马,回身奋鬣真权奇。

圉人顿辔屹山立,未听决骤争雄雌。

物生先后亦偶尔,有心何者能忘之。

画师韩干岂知道,画马不独画马皮。

画出三马腹中事,似欲讥世人莫知。

伯时一见笑不语,告我韩干非画师。

(0)

送刘诚夫江阴狱掾

学老才优底里精,青衫今始掾江城。

高门积德功须倍,三尺持平道可行。

听决即能诚吏俗,名声安用势公卿。

相逢未几还相去,赠别非言岂慰情。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