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甚。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草莽臣 正之 ,望闕輒哭謁。眼枯泪未枯,中有杜鹃血。”
- 基本含义
- 指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亲人朋友。
- 详细解释
- 杜鹃血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它源自于杜鹃鸟的独特生活习性。杜鹃鸟是一种寄生性鸟类,它会将自己的蛋放到其他鸟类的巢中,让其他鸟类替它孵化和养育幼鸟。当杜鹃鸟的幼鸟孵化后,它会将其他鸟类的幼鸟推出巢外,甚至杀死其他鸟类的幼鸟,以确保自己的幼鸟能够独享食物和资源。因此,杜鹃血这个成语比喻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亲情友情,甚至伤害自己的亲人朋友。
- 使用场景
- 杜鹃血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比如,一个人为了争取晋升而不择手段地诽谤同事,可以说他是杜鹃血;一个人为了谋取私利而背叛朋友,也可以说他是杜鹃血。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为了自己利益而伤害他人的人,表达对其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 故事起源
- 杜鹃血这个成语的起源与杜鹃鸟的生活习性有关。杜鹃鸟是一种典型的寄生性鸟类,它的独特生活方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通过观察杜鹃鸟的行为,发现它为了自己的幼鸟能够独享食物和资源,会将其他鸟类的幼鸟推出巢外,甚至杀死其他鸟类的幼鸟。这种残忍的行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就形成了“杜鹃血”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语组成,杜鹃和血。
- 例句
- 1. 为了争夺公司的高薪职位,他不择手段,甚至背叛了自己的合作伙伴,真是杜鹃血。2. 他为了继承父亲的遗产,不惜伤害自己的亲兄弟姐妹,真是杜鹃血。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杜鹃鸟的寄生行为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杜鹃鸟为了自己的幼鸟能够独享食物和资源,将其他鸟类的幼鸟推出巢外,甚至杀死其他鸟类的幼鸟的情景,然后将这个形象与“杜鹃血”这个成语联系起来,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杜鹃鸟的生活习性和寄生行为,以及其他与亲情友情相关的成语,如“杀人不见血”、“以毒攻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为了得到别人的玩具,不顾朋友的感受,抢走了玩具,真是杜鹃血。初中生:他为了考取理想的高中,不择手段地抄袭作业,真是杜鹃血。高中生:他为了得到奖学金,不惜伤害自己的亲人朋友,背叛了他们的信任,真是杜鹃血。大学生:他为了争取实习机会,不择手段地诋毁其他同学,真是杜鹃血。成年人:他为了得到晋升机会,不惜出卖同事,真是杜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