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断果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事物未到成熟就被中止或破坏的情况。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
- 例句
- 1. 他的计划还没有完全实施就被取消了,真是一颗断果。2. 这个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被迫中止,成为一颗断果。
- 基本含义
- 指果实未成熟就被摘取或掉落。
- 基本解释
果断。《旧唐书·李密传论》:“或以 项羽 拟之,文武器度即有餘,壮勇断果则不及。”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果”字的成语,如“水果”、“果断”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摘了一个还没熟的苹果,结果它成了一颗断果。2. 初中生:他的计划在初期阶段就被迫中止,成为了一颗断果。3. 高中生:他的梦想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实现,成为了一颗断果。4. 大学生:这个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被迫中止,成为了一颗断果。
- 故事起源
- 断果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农民在收获时必须根据果实的成熟程度来采摘,以免果实断裂掉落,导致损失。这个现象被引申为比喻事物未到成熟就被中断或毁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断果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农民在果园里采摘果实,但由于不耐心,他将未成熟的果实摘下,结果果实断裂掉落,形成了断果这个成语的意象。
- 词语结构
- 断果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简洁明了。
- 详细解释
- 断果成语源于《孟子·梁惠王上》:“予有农器之说,不可以不察也。夫农者,岁取于地者也。其有时也,取其时也,其无时也,取其无时也。取其时也,则其实断而落者多;取其无时也,则其实断而落者少。”意思是说农民在收获时要根据果实的成熟程度来采摘,如果时间选择不当,果实就会断裂掉落。这个成语后来引申为比喻事物未到成熟就被中断或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