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1).犹舍命。《三国志·魏志·明帝纪》“直臣 杨阜 、 高堂隆 等各数切諫”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常恐至死无以报国,是以投躯没命,冒昧以闻。”
(2).丧身,死亡。没,通“ 殁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 洮西 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或没命战场,寃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戊戌夜大雨,城遂陷。 珍 帅众数百人踰城走免, 禧 、 舜举 、 稷 皆没命。”
(1).犹拼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酒来后满盏家没命饮,面磨罗地甚情绪!”《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一句话,吓得那两个顾不及那个带伤的,没命的奔了墙边立的那扇门去,慌张张爬到墙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可笑那鸦片鬼,直到此时才恍然大悟,没命的去追悔那五千银子。”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谁都在草地上没命的向前,最先是少年,喝令的却是一个女人,从全体上洋溢着复仇的愤怒。” 张天翼 《移行·包氏父子》:“那个把 包国维 没命地一推。”
(2).失去生命,没有性命。 茅盾 《春蚕·秋收三》:“他知道过一会儿来了太阳光一照,这些稻准定是没命的,他一家也就没命了。” 巴金 《英雄的故事·军长的心》:“上回我在田里给炮打伤,要不是那位志愿军同志背着我跑开,替我治疗,我早就没命了。”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危险或极度紧张,没有一丝生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危险或紧急情况下,非常焦虑、无助或绝望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来源于民间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叫白文卿的人,他被控告犯了罪,被判处死刑。在即将被处决的时候,他的妻子跪地求情,希望能够饶恕他一命。然而,官员却无情地说道:“这个人已经是死人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没有命了!”白文卿最终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因此,人们用“没命”来形容非常危险或绝望的情况。
- 词语结构
- 动词短语+名词
- 例句
- 1. 他被老板逼得没命地加班,连续几天都没有休息。2. 那个小偷被抓住后,被群众打得没命求饶。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没命”这个成语与非常危险或绝望的情况联系起来,在脑海中形成图像。例如,想象一个人被追赶,逃命的时候喊着“没命”,以此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观看电影、电视剧来进一步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追着我打,我吓得没命地跑。2. 初中生:期末考试前,同学们都在拼命地复习,大家都紧张得没命。3. 高中生:面对那么多的作业和考试,我感觉自己快没命了。4.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得太晚了,现在每天都在熬夜,真是累得没命。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