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五典的词语解释
五典的意思
拼音:wǔ diǎn    注音:ㄨˇ ㄉㄧㄢˇ
基本解释

(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孔 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蔡沉 集传:“五典,五常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左传·昭公十二年》:“﹝ 倚相 ﹞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 注:“皆古书名。”《书序》:“ 少吴 、 顓頊 、 高辛 、 唐 、 虞 之书,谓之五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皇世《三坟》,帝代《五典》。”
(3).泛指古代典籍。 南朝 梁 萧纲 《南郊颂》:“《五典》三墨,既葳蕤于璧水;九流《八索》,亦繽纷于 石渠 。” 明 沉受先 《三元记·讲学》:“素志惟甘清淡,《三坟》、《五典》沉酣。”
(4).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汉 荀悦 《申鉴·政体》:“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五典以经之,群经以纬之。”《后汉书·朱浮传》:“五典纪国家之政,《鸿范》别灾异之文。” 李贤 注引《礼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基本含义
五典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礼》和《周易》这五部经典著作。
详细解释
五典是中国古代的五部经典著作,它们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基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记载,记录了古代各个朝代的重要事件和政治制度;《礼记》是一部论述礼仪制度的文集,对于研究古代社会风俗具有重要价值;《周礼》是一部关于官制和礼仪的经典著作,对于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周易》是一部阐述哲学思想和占卜术的经典著作,被认为是中国哲学的基石。
使用场景
五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来形容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学问。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学识广博,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者一个组织的文化底蕴深厚。
故事起源
五典作为古代经典著作,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这些经典著作是古代智慧的结晶,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词语结构
五典是一个复合词,由“五”和“典”两个字组成。其中,“五”表示数量,表示五个经典著作的总称,“典”表示经典著作。
例句
1. 他精通五典,被誉为学问渊博的大师。2. 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五典的代表。
记忆技巧
可以将五典的每个字进行联想,比如“五”字可以联想到五个经典著作,而“典”字可以联想到经典著作本身。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结构。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五典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五部经典著作的内容和背景,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经典著作,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学习了《诗经》、《尚书》等五典,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知识。2. 初中生:老师说五典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3. 高中生:五典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4. 大学生:我在课程中学习了五典的内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有很大帮助。
(0)
诗文中出现“五典”的诗词

励志诗.勤学

饱食终日,宴安自居。迭迁寒暑,迅若隙驹。

胡不志学,以立身躯。气志奋发,私欲涤除。

精研五典,爱惜三余。优游涵泳,渐积工夫。

寸阴是竞,勿惮勤劬。日就月将,斯圣之徒。

(0)

赠林昌彝联

六经筐篚摛金版;五典琴筝奏玉弦。

(0)

晋四厢乐歌三首·其三食举乐东西厢歌

煌煌七曜,重明交畅。我有嘉宾,是应是贶。

邦政既图,接以大飨。人之好我,式遵德让。

宾之初筵,蔼蔼济济。既朝乃宴,以洽百礼。

颁以位叙,或廷或陛。登傧台叟,亦有兄弟。

胥子陪寮,宪兹度楷。观颐养正,降福孔偕。

昔我三后,大业是维。今我圣皇,焜耀前晖。

奕世重规,明照九畿。思辑用光,时罔有违。

陟禹之迹,莫不来威。天被显禄,福履是绥。

赫矣太祖,克广明德。廓开宇宙,正世立则。

变化不经,民无瑕慝。创业垂统,兆我晋国。

列文伯考,时惟帝景。夷险平乱,威而不猛。

御衡不迷,皇涂焕炳。七德咸宣,其宁惟水。

猗欤盛欤,先皇圣文。则天作孚,大哉为君。

慎徽五典,帝载是勤。文武发挥,茂建嘉勋。

修已济治,民用宁殷。怀远烛幽,玄教氛氲。

善世不伐,服事三分。德博化隆,道冒无垠。

隆化洋洋,帝命溥将。登我晋道,越惟圣皇。

龙飞革运,临焘八荒。睿哲钦明,配踪虞唐。

封建厥福,骏发其祥。三朝习吉,终然允臧。

其臧惟何,总彼万方。元侯列辟,四狱蕃王。

时见世享,率兹有常。旅揖在庭,嘉客在堂。

宋卫既臻,陈留山阳。我有宾使,观国之光。

贡贤纳计,献璧奉璋。保佑命之,申锡无疆。

振鹭于飞,鸿渐其翼。京邑穆穆,四方是式。

无竞惟人,王纲允敕。君子来朝,言观其极。

翼翼大君,民之攸暨。信理天工,惠康不匮。

将远不仁,训以淳粹。幽明有伦,俊乂在位。

九族既睦,庶邦顺比。开元布宪,四海鳞萃。

协时正统,殊涂同致。厚德载物,灵心隆贵。

敷奏谠言,纳以无讳。树之典象,诲之义类。

上教如风,下应如卉。一人有庆,群萌以遂。

我后宴喜,令问不坠。既宴既喜,翕是万邦。

礼仪卒度,物有其容。晰晰庭燎,喤喤鼓钟。

笙磬咏德,万舞象功。八音克谐,俗易化从。

其和如乐,庶品时邕。时邕斌斌,六合同尘。

往我祖宣,威静殊邻。首定荆楚,遂平燕秦。

亹亹文皇,迈德流仁。爰造草昧,应乾顺民。

灵瑞告符,休徵响震。天地弗违,以和神人。

既戡庸蜀,吴会是宾。肃慎率职,楛矢来陈。

韩濊进乐,均协清钧。西旅献獒,扶南效珍。

蛮裔重译,玄齿文身。我皇抚之,景命惟新。

愔愔嘉会,有闻无声。清酤既奠,笾豆既馨。

礼充乐备,箫韶九成。恺乐饮酒,酣而不盈。

率土欢豫,邦国以宁。王猷允塞,万载无倾。

(0)

东邻叟歌

君莫羡东邻叟,囊贮黄金动盈斗。

粉白黛绿眩目前,十二金钗围座右。

袖中曲谱贵新奇,五典三坟不知有。

往来冠盖尽英豪,骏马金鞍结良友。

天公未必长尔私,有限欢娱岂能久。

华堂歘忽变荒丘,落日牛羊乱驰走。

羡君莫笑西家翁,身长七尺眉颊丰。

闭门不肯学干谒,半世不识王与公。

无心去较蝇头利,有口懒谈麟阁功。

茅屋颓垣常漏月,麻衣短袂不蔽风。

储乏陈红之五斗,心有至赤之孤忠。

对客张眉唯说理,向人扪腹肯话穷。

胸中豪气千丈虹,壮志不下陈元龙。

百年富贵如飘蓬,是非荣辱转眼空。

珊瑚数尺壮安庸,季伦愚痴真騃童。

梦回金谷春已去,欲寻往事俱无踪。

但见荒烟衰草寂寞栖春红。

繁花散乱歌舞歇,行人抚掌笑石崇。

首阳山人恨不逢,食薇不饱乐在中。

至今姓字不磨灭,皎如白月悬高穹。

但见天地之内,光辉照耀南北连西东。

清风遐播亿万古,而我无尽物有终。

俯视沈酣声利辈,空中短燄风里虫。

(0)

题老子出关图

函谷关高高入云,东来紫气何缤纷。

关头或有异人过,令尹一日先知闻。

青牛驾车出林莽,翠葆拂晓扬清芬。

至人中坐雪垂领,神气内守颜如醺。

当时令尹亦奇士,衣冠奉候青山垠。

车前再拜复长跪,局缩似礼云中君。

至人自是真天人,悯此浊世飞埃氛。

出关定隐不复现,草衣木食甘随群。

天书云篆倘有作,坐遣道德为耕耘。

停车挥扇相告语,为尔启钥开玄文。

致柔专气五千字,划然天地如初分。

乃知至人与众异,下视诸子皆虻蚊。

至人昔作柱下史,披诵亦自劳精勤。

三坟五典久在目,霞裾尚尔留香芸。

尼父圣人敬问礼,逮今一一馀坑焚。

至人至意人叵测,朱縢绿检空云云。

窥图抚景三叹息,春风满屋销垆薰。

(0)

谢詹中美惠五典毓蒙书

山上有佳木,春风抽新萌。

勿纵羊与斧,条叶随敷荣。

山下有流泉,涓涓滴深清。

勿投泥与沙,支派任纵横。

物尔人亦然,习与性俱成。

位可望贤圣,教乃始孩婴。

五典叙千古,一编粹群英。

属辞不厌巧,立义不厌精。

金玉二三子,源委诸老生。

寒灯读未竟,眵眼开双明。

惜哉书晚出,会使世盛行。

价知贵洛纸,报愧乏齐琼。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