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宣言 xuānyán
(1) [declaration manifesto;proclamation;pronouncement]∶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2) [claim;spread abroad;publicize]∶扬言,宣扬
宣言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英文翻译
1.declaration; manifesto
- 详细解释
(1).犹扬言。谓故意散布某种言论。《左传·桓公二年》:“ 宋殤公 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孔父嘉 为司马, 督 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 孔父 而弑 殤公 ,召 庄公 于 郑 而立之,以亲 郑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宣言曰:‘我见 相如 ,必辱之。’”《晋书·段匹磾传》:“ 末杯 宣言 匹磾 将篡,出军击败之。” 宋 苏洵 《几策·审敌》:“於是宣言於远近,我将以某日围某所,以某日攻某所。”《明史·朱纨传》:“势家既失利,则宣言被擒者皆良民,非贼党,用摇惑人心。” 巴金 《灭亡》第九章:“而且他不是常常宣言他只知道自己底幸福,从来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吗?”
(2).发表言论,表达意见。《国语·周语上》:“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3).宣告;宣布。《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使中尉 宏 赦 淮南王 罪,罚以削地,中尉入 淮南 界,宣言赦王。” 清 朱琦 《感事》诗:“宣言我大邦,此物永禁止。” 鲁迅 《集外集拾遗·<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所以他们自称为艺术即生活的创造者,诞生日就是十月,在这日宣言自由的艺术,名之曰无产阶级的革命艺术。”
(4).指国家、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孙中山 《第二次讨袁宣言》:“当南北两方情志未孚时, 文 尝任调和,躬至 北京 ,并有愿 袁氏 十年为总统之宣言。”
(5).犹声明。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 基本含义
- 公开宣布的声明或表态。
- 使用场景
- 宣言常常出现在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例如,政府可以发表宣言来宣布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或修订;组织可以发表宣言来表达对某一事业的支持或反对;个人可以发表宣言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或态度。宣言的发布通常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 故事起源
- 宣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左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宣言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
- 词语结构
- 宣言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宣”和“言”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发表了一份宣言,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决心。2. 政府发布了一项宣言,宣布了新的法律法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宣言”这个词与“宣布”联系起来记忆。宣言就是公开宣布的声明或表态,而“宣布”这个词也有类似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宣言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使用情况,以及它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你还可以研究其他与宣言相关的成语或词语,例如“宣言战争”、“宣言废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里宣言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2. 初中生:学校发表了一份宣言,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3. 高中生:我写了一篇宣言,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不满和呼吁。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宣言”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