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向他人请教或求助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向同事或上级求助。
- 例句
- 1. 他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便主动向老师请教,真是一个勇于问津的学生。2.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应该及时向同事请教,不要错过学习的机会。
- 基本含义
- 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书〉探询渡口,比喻探问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句)。
[构成]
动宾式:问|津
[例句]
那支花瓶放在橱窗中一年多了;至今还无人问津。(作谓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问路”、“求教”等,来扩展对于向他人请教或求助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做作业时遇到了困难,就去问津了妈妈。2. 初中生:我在学习中遇到了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找到了解决方法。3. 高中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会主动向同学请教,互相学习进步。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故事被用来表达他对学习和求知的态度。
- 英文翻译
1.[书] make inquiries (as about prices or the situation)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问津”与“请教”这个词语联系起来,通过类似的含义来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问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问”表示向他人请教,而“津”表示渡口或关口。
- 详细解释
◎ 问津 wènjīn
[make inquiries;have interest in]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1).询问渡口。《论语·微子》:“ 长沮 、 桀溺 耦而耕, 孔子 过之,使 子路 问津焉。” 宋 陆游 《郊行》诗:“ 桐君山 路无多远,元自知津莫问津。” 清 曹寅 《渡潞河题壁》诗:“水流沙阔岸无尘,策马东来此问津。”
(2).寻访或探求。 晋 陶潜 《桃花源记》:“ 南阳 刘子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寻师讲道,结友问津。” 唐 方干 《上越州杨岩中丞》诗:“试把十年辛苦志,问津求拜碧油幢。”
(3).比喻探问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句)。 阿英 《津平日记选·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五日》:“一般售价,至少高过 沉市 十倍,不敢问津。” 冯骥才 《雕花烟斗》:“他落魄了,被人遗忘了,无人问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