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拜受赐与。《国语·鲁语下》:“今伶簫咏歌及《鹿鸣》之三,君之所以貺使臣,臣敢不拜貺。” 韦昭 注:“貺,赐也。”《礼记·聘义》:“北面拜貺。” 孔颖达 疏:“貺,谓惠赐也。”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取七宝杯,令 乔 手擎满酌,并以杯赐之。外祖拜貺而出。”
- 基本含义
- 表示拜访探望,向人致以问候和祝贺。
- 详细解释
- 拜贶是由“拜”和“贶”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拜,即行礼、跪拜;贶,即赠送、馈赠。拜贶的含义是指拜访他人时,带着礼物或财物表示问候和祝贺。
- 使用场景
- 拜贶常用于表示向长辈、亲友或重要人物拜访致意的场合。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拜访时携带礼物或馈赠的情景。
- 故事起源
- 拜贶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一年》。故事讲述了周朝的公子重耳拜访晋国的国君重耳时,携带了大量的财物和礼物。重耳拜访时说:“重耳拜贶于君,敢不以诸?”意思是“我重耳前来拜访,敢不以财物献给君王?”从此,拜贶成为了表示拜访时带礼物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拜贶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拜”和名词“贶”组成。
- 例句
- 1. 他拜贶了老师,送上了一束鲜花和一份礼物。2.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拜贶亲戚朋友,送上祝福和红包。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拜贶的意思理解为“拜访时财物”,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去拜访他人时,带着礼物表示问候和祝贺的场景,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礼仪和拜访相关的成语,如“拜见”、“拜会”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今天去拜贶奶奶,送了她一朵花。2. 初中生:我要去拜贶老师,感谢他的教导。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去拜贶亲友,庆祝圆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