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豆羹的词语解释
豆羹的意思
拼音:dòu gēng    注音:ㄉㄡˋ ㄍㄥ
使用场景
豆羹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简单、朴素,不矫揉造作的特点。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格或风格简单自然,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作品或艺术风格简约清新。此外,豆羹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清淡的食物或饮品。
例句
1. 他的作品总是豆羹一样的简单,却让人回味无穷。2. 这家餐馆的豆羹汤非常好喝,清淡可口。3. 她的穿着总是豆羹般的朴素,却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
基本含义
指一种由豆类制作的清淡汤羹。也用来比喻事物的简单、朴素。
基本解释

◎ 豆羹 dòugēng
(1) [bean paste]∶用豆粉加水及调料煮或蒸成的糊状食品
(2) [tiny as a grain of bean paste]∶像一豆之羹,比喻微小

延伸学习
想要更深入地学习豆羹这个成语,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食物的成语,如“鸡毛蒜皮”、“米粒之珠”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吃豆羹,因为它味道清淡又好吃。2. 初中生:他的画风很豆羹,简单却很有味道。3. 高中生:这本小说的写作风格很豆羹,没有花哨的修饰,却给人一种舒适的阅读体验。4. 大学生:我喜欢穿豆羹般的朴素衣服,不喜欢太过时尚的款式。
故事起源
关于豆羹的成语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由于豆羹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食物,因此成语“豆羹”可能是由人们对豆羹的普遍认知和使用而衍生出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豆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碗清淡的豆羹,代表着事物的简单、朴素。可以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发音一起记忆,帮助记住它的含义。
词语结构
动词+名词
详细解释

(1).豆器中的羹。喻微小、细微。《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见於色。” 赵岐 注:“诚非好名者,争簞食豆羹,变色,讼之致祸。 郑 子公 染指魭羹之类是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簞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寧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
(2).用豆煮成的糊状食品。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宾婚相召,则豆羹白饭。”

(0)
诗文中出现“豆羹”的诗词

山有乔木一首赠王子章

山有乔木,有条有柯。人无兄弟,云如之何?

寤寐怀思,忧心实多。翩翩者鸿,行彼幽草。

人有兄弟,如城如堡。寤寐怀思,战兢以保。

惟彼兄弟,一本而枝。同气殊心,则各有思。

造次弗念,参商以离。莫矜匪父,莫哀匪母。

岂羔之先,孰羜之后。忧饥悼疾,中心如炎。

维此哲人,秉心不回。夙夜寝兴,二人是怀。

如彼駏蛩,死生以偕。维彼愚人,弗念厥绍。

利火中焚,谗兵外挑。豆羹不平,干戈是挢。

温温恭人,如桐如丝。宫鸣角应,羽振商随。

翕翕雍雍,融融恰恰。我尊既陈,我俎有践。

言念兄弟,中心弗殄。敬慎威仪,以谨嬿婉。

有鸟有鸟,喈喈其音。拂彼丛薄,扬于中林。

宜尔子孙,式昭厥心。

(0)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一

太昊祠东铁墓西,一樽曾与子同携。

回瞻郡阁遥飞槛,北望樯竿半隐堤。

豆羹藜思两鹄,饮河噀水赖长霓。

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

(0)

感寓

人生堂堂七尺身,本与圣哲均称人。

唐虞乃可让天下,光被万世常如新。

哀哉末俗去古远,斲丧太朴浇全淳。

豆羹箪食辄动色,攘窃乃至忘君亲。

锱铢必先计利害,讵肯冒死求成仁。

不欺当从一念始,自古孝子为忠臣。

(0)

北窗怀友

中年妄意慕轲雄,白首终希尺寸功。

落落要居流俗外,兢兢恐堕异端中。

仰天俯地犹多愧,饭豆羹藜已过丰。

幸有北窗堪讲学,故交零落与谁同。

(0)

怀邢处士参

梨花分月一枝明,吟着君诗绕树行。

闻说里门多下马,若为人世可逃名。

寂寥风雨眠僧舍,谈笑杯盘醊豆羹

数亩山田是吾志,与君终老饭香粳。

(0)

和李梅南见寄十四韵

公归乎山中,袖藏经济策。

恨不云龙游,相从老樵石。

樵溪酿泉甘,樵谷嘉禾殖。

诗垒压刘曹,酒国并秦越。

与其千户侯,何如千亩漆。

文星耿在目,龙门兮咫尺。

天风堕珠玑,捧玩手不释。

斧钺太森严,句法尤峭拔。

奈何士也贱,至宝道傍掷。

平生钓鳌手,烹鲜抑何屑。

箪食与豆羹,岂足动颜色。

閒愁恼吟肠,义利自为敌。

相逢开口笑,无怨亦无德。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