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陷入危险的境地,或者形容某个事物非常危险。
- 例句
- 1. 他的行为举止非常冒险,就像站在风檐上一样。2. 这个项目充满了风险,我们要谨慎行事,不要走到风檐边。
- 基本含义
- 指房屋的檐口,比喻危险的边缘或者极其危险的地方。
- 基本解释
(1).指风中的屋檐。 唐 李商隐 《二月二日》诗:“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簷雨夜声。”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曝日》:“ 赵胜 负喧风檐,候樵牧之归。” 宋 文天祥 《正气歌》:“风簷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2).指科举时代的考试场所。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拟题》:“即以所记之文,抄誊上卷,较之风簷结构难易迥殊。” 清 赵翼 《重赴鹿鸣宴》诗:“风簷弋获原非易,多少文心耗短檠。”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危险相关的成语,如“岌岌可危”、“如履薄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敢站在高楼的风檐上,太危险了。2. 初中生:他的行为像站在风檐上一样冒险,我们应该劝他小心。3.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风险很大,我们要谨慎处理,不要走到风檐边。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常常要面临风檐的挑战,但只有勇敢者才能成功。
- 故事起源
- 成语“风檐”最早出自《宋史·曾公亮传》,曾公亮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官员。有一次,曾公亮到一所庙宇借宿,庙宇外面的屋檐很窄,非常危险。曾公亮感慨地说:“此地之宜,犹风檐之险。”后来,人们用“风檐”来比喻危险的境地。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风檐”这个词的发音,想象自己站在高楼的檐口,感受到危险的气氛,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风檐
- 详细解释
- 成语“风檐”比喻处境危险,像站在高楼的檐口,随时可能摔下来。形容人处境危险或者面临重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