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或钵形铜乐器。亦指击磬声。 唐 李颀 《题僧房双桐》诗:“緑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 基本含义
- 指僧人敲击磬钟的声音,比喻宣扬佛法或道教思想。
- 详细解释
- 僧磬是由“僧”和“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僧指寺庙中的和尚,磬指一种用来敲击的钟状乐器。成语“僧磬”比喻宣扬佛法或道教思想,以及传播正义之声。它强调了宣传正能量和善行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宣扬正义、传播正能量的行为。可以用于赞美那些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散布谣言、恶意诽谤的人。
- 故事起源
- 《晋书·郗超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晋朝时,有一位名叫郗超的官员,他因为坚持正义,不畏强权,被贬为僧人。在寺庙中,他不仅修行苦行,还用磬钟敲击来宣扬正义。后来,人们就用“僧磬”来形容宣扬正义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像僧磬一样,传播着正能量。2. 这位科学家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宣扬了一种新的价值观,真是一声僧磬。3. 那位作家的文章宛如僧磬般敲响了人们心中的正义之钟。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僧人敲击磬钟的声音,以及磬钟敲击时传播的声音波动,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佛教、道教相关的成语,扩展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僧磬一样传播正能量。2. 初中生:他的演讲像僧磬一样,让人们感到温暖和正义。3. 高中生: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成为社会的僧磬,传播正义和真理。4. 大学生: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要像僧磬一样宣扬正义的声音,引导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