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竦动一词常用于描述人在某种紧张、激烈的情况下,心情或情绪受到强烈的刺激而激动不安的状态。比如,面临重大考试、重要会议或紧急情况时,人们可能会感到竦动。
- 例句
- 1. 他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宣布时,心情竦动,难以自持。2. 在比赛开始前,选手们的心情都很竦动,充满紧张和期待。
- 基本含义
- 指心情或情绪受到强烈的刺激而激动不安。
- 基本解释
惊动;震动。《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唐 柳宗元 《<杨评事文集>后序》:“虽其言鄙野足以备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 宋 欧阳修 《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表》:“当是时, 子方 之风竦动天下。” 明 王廷相 《慎言·小宗》:“行过高者,易竦动於众;事执古者,不受变於俗。”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喜出望外”、“愤怒至极”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老师表扬我,我感到很竦动。2. 初中生:参加演讲比赛时,我的心情非常竦动。3. 高中生:收到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激动得竦动不已。
- 故事起源
- 竦动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孟子》一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善用心者,竦动于善。”意思是说,善于运用心智的人,会因善行善事而感到激动不安。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竦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竦动”一词。可以想象自己站在悬崖边上,感到恐惧和激动,这种心情就是竦动的表现。
- 词语结构
- 竦动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竦”为动词,意为激动不安;“动”为动词的宾语,表示心情或情绪。
- 详细解释
- 竦动一词由“竦”和“动”两个字组成。竦意为恐惧、惊慌,动指心神不安、激动。竦动形容人的内心因为某种刺激而激动不安,情绪波动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