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各种恶行。《大智度论》卷十八:“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浄其意,是诸佛教。” 清 刘廷玑 《在园杂志》卷二:“其中家常日用,应酬世务,奸诈贪狡,诸恶皆作,果报昭然。”
(2).众恶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与君有旧,书至则必起雄师,立残诸恶。”
- 基本含义
- 指各种恶劣的行为或罪恶的事情。
- 详细解释
- 诸恶是由“诸”和“恶”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诸”表示多个或各种各样的,而“恶”表示邪恶、恶劣的意思。诸恶一词用来形容各种恶劣的行为或罪恶的事情,通常指人们所痛恨、反对的不道德行为或罪恶行为。
- 使用场景
- 诸恶一词常用于批评和谴责某人或某事的恶劣行为,表达对不道德行为的强烈不满和反对。可以在社交场合、讨论会、写作中等多种场景中使用。
- 故事起源
- 关于诸恶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这个成语源于佛教经文。佛教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诸恶莫作”,意思是不要做任何恶劣的事情。这个概念教导人们要远离恶行,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和善良。
- 词语结构
- 成语“诸恶”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这个人做了诸恶,最后遭到了应有的惩罚。2. 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各种诸恶行径,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诸恶”联想成“许多恶劣的事情”,并与佛教中的“诸恶莫作”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佛教中的“诸恶莫作”概念,了解佛教对于道德和善恶的教导。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道德、伦理相关的成语,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远离诸恶,做一个善良的人。2. 初中生:他犯下了诸恶,最终被法律严惩。3. 高中生:我们要警惕各种诸恶行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4. 大学生:人们应该自觉抵制各种诸恶,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