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军队。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故均输之物,府库之财,非所以贾万民而专奉兵师之用,亦所以賑困乏而备水旱之灾也。” 宋 曾巩 《阆州张侯庙记》:“水旱之灾,日月之变,与夫兵师、疾癘、昆虫、鼠豕之害,凡一慝之作,世常有祈有报,未之有止也。”《秦併六国平话》卷上:“您兵师、车马与吾国孰寡孰多?” 清 唐甄 《潜书·格君》:“﹝ 黄帝 ﹞总其兵师,与 炎帝 战於 阪泉 之野,三战而灭之。”
- 基本含义
- 指军事上的指挥家或军事专家。
- 详细解释
- 兵师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原意为军事上的指挥家或军事专家。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军事上的高手或军事天才,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
- 使用场景
- 兵师一词常用于形容军事领域的专家或指挥官,也可用于形容其他领域中的专家或擅长者。例如:“他真是个兵师,每次战斗都能制定出最佳的战略。”
-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书籍,其中有一则记载了兵师这个成语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74年,当时晋国的襄公打算出兵攻打齐国,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将领来指挥。最终,襄公找到了一个名叫晏婴的军事专家,晏婴指挥晋军取得了胜利,从而得到了兵师的美称。
- 词语结构
- 兵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兵师,指挥作战非常有经验。2. 这位科学家被誉为化学界的兵师,他的研究成果颇具影响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兵师”这个成语与军事领域的指挥家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另外,也可以通过记忆故事起源的方式,将兵师与晏婴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史,以及其他与军事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数学兵师,每次解题都非常快。2. 初中生:这位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音乐兵师,她指导的合唱团总是获奖。3. 高中生:他在物理竞赛中获得了冠军,被誉为物理兵师。4. 大学生:他是我们学院的计算机兵师,擅长编写高效的算法。5. 成年人:他是一位商业兵师,能够准确分析市场趋势并制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