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用青蒲编成的席子。一说指竹席。《书·顾命》:“西序东嚮,敷重底席。” 陆德明 释文引 马融 云:“青蒲也。” 孔颖达 疏:“ 王肃 云:‘底席,青蒲席也。’ 郑玄 云:‘底,致也,篾纤致席也。’ 郑 谓此底席亦竹席也。凡此重席,非有明文可据,各自以意説耳。”底,一本作“ 厎 ”。
- 基本含义
- 指处于最低层次或地位的人。
- 详细解释
- 底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底”和“席”两个词组成。底指的是最低的地方或最底层的位置,席指的是座位或地位。底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处于最低层次或地位的人,通常指社会地位低下、身份卑微的人。
- 使用场景
- 底席一词多用于形容社会地位低下、身份卑微的人。可以用来形容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贫困人群、被歧视的群体等。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团体或组织中地位最低的成员,或者指某个行业中最普通、最普遍的从业者。
- 故事起源
- 底席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在古代,官员们的座位是按照地位高低来排列的,高官坐在上座,低级官员则坐在下座。底席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蒙学》一书中,用来形容地位最低的人。
- 词语结构
- 底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 例句
- 1. 在这个公司里,他一直是底席,从来没有得到过重要的任务。2. 这个社会需要关注底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底席的“底”字理解为最底层的位置,将“席”字理解为座位或地位。通过联想记忆,把底席与处于最低层次或地位的人联系起来。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可以更好地理解底席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底席的同学,家里很穷,但他学习很努力。2. 初中生:我的梦想是改变自己的底席,争取有一个更好的未来。3. 高中生:社会上有很多底席的人,我们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权益。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不被困在底席上。5. 成年人:不论是底席还是高席,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和尊重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