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行罪多用于文言文中,形容犯罪行为。在现代汉语中,也可以用于形容犯罪行为。
- 例句
- 1. 他行罪滔天,罪不可恕。2. 犯罪嫌疑人终于被警方逮捕,他终于为自己的行罪付出了代价。
- 基本含义
- 犯下罪行。
- 基本解释
确定罪罚。《吕氏春秋·孟冬》:“是月也,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无或敢侵削众庶兆民,以为天子取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无赦。” 高诱 注:“此为天子取怨于下者,故行其罪罚无赦贷也。”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犯罪相关的成语,如“罪有应得”、“罪不容诛”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别人的钱包,犯下了行罪。2. 初中生:那个罪犯因为行罪被判了无期徒刑。3. 高中生:这个社会需要更加严厉的法律来打击各种行罪行为。
- 故事起源
- 行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四年》:“行罪之人,不可不杀。”意思是犯下罪行的人,不能不处以死刑。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犯罪工具,行走在黑暗的夜晚,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行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行和罪。
- 详细解释
- 行指犯罪的行为,罪指犯罪的过错。行罪表示犯下罪行或犯罪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