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侵犯劫掠。《汉书·匈奴传下》:“单于始用 夏侯藩 求地有距 汉 语,后以求税 乌桓 不得,因寇略其人民。”《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 和帝 元兴 元年春,﹝ 句驪王宫 ﹞復入 辽东 ,寇略六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始兴屯田” 裴松之 注引《魏书》:“诸军并起,无终岁计,飢则寇略,饱则弃餘,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 基本含义
- 指侵略、掠夺他人的行为或策略。
- 详细解释
- 寇略是由“寇”和“略”两个字组成。寇指的是侵略、掠夺他人的敌人,略则表示策略、计谋。寇略指的是敌人采用的侵略或掠夺的策略,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采取不正当手段或欺骗来达到目的的行为。
- 使用场景
- 寇略多用于贬义,形容某人采用不光彩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形容敌人采取狡猾的策略来侵略掠夺。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谈论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场景。
- 故事起源
- 寇略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有些寇匪或敌人采取各种策略来侵略掠夺他人的财物和领土。这些侵略策略往往狡猾且不择手段,因此形成了寇略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寇略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 例句
- 1. 他运用种种寇略,最终成功夺取了对手的市场份额。2. 这个国家的领导人采取了各种寇略,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寇略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寇匪使用各种策略来侵略掠夺他人的财物,通过这个形象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和了解其他与战争、策略相关的成语,如战略、计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小偷用了很多寇略来偷窃别人的钱包。2. 初中生: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古代战争中使用的寇略。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通过各种寇略来巩固自己的权力。4. 大学生:商业竞争中,企业家常常会使用各种寇略来获取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