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十三科的词语解释
十三科的意思
拼音:shí sān kē    注音:ㄕㄧˊ ㄙㄢ ㄎㄜ
基本解释

(1). 宋 元 明 时中医分科。 宋 代分大方脉、小方脉、风、眼、疮肿兼折疡、产、口齿兼咽喉、针兼灸、金镞兼书禁十三科; 元 代分大方脉、小方脉、杂医、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十三科; 明 代则分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十三科。参阅《元史·选举志》、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医科》、《明史·职官志三》。
(2). 元 明 时画有十三科,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参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画家十三科》。
(3). 元 明 时裱褙字画有十三科。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裱背十三科》:“世人但知医有十三科,画有十三科,殊不知裱背亦有十三科。一、织造綾锦绢帛,一、染练上件,一、抄造纸札,一、染製上件颜色,一、餬料麦麪,一、餬药矾蜡,一、界尺裁版桿帖,一、轴头,一、餬刷,一、铰练,一、絛,一、经带,一、裁刀。数内闕其一,则不能成全画矣。”

英文翻译

1.【医】thirteen departments of medicine 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基本含义
指各种学科的全面知识,也可指全面的学科知识。
详细解释
十三科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科目总称,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礼学、诗学、书学、数学、音乐、射学、律学、兵学、车学、天文。这些科目涵盖了古代中国文化、历史、文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被认为是全面学问的代表。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广博,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也可用于形容一本书或一门课程的内容广泛、全面。
故事起源
十三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中科目种类繁多,而十三科则是其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科目。通过考取十三科的知识,考生可以获得官职和地位。
词语结构
十三科是一个名词性成语,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
1. 他的知识真是十三科,无所不精。2. 这本书内容丰富,真是一部十三科的百科全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十三科的科目顺序记忆下来,如经史子礼诗书数音射律兵车天,然后将每个科目与其对应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以及每个科目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十三科的大学者。2. 初中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是个真正的十三科。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考取十三科的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 大学生:学习不只是专注于一门学科,要追求全面的十三科知识。5. 成年人:他的学识广博,可以说是十三科的行家了。
(0)
诗文中出现“十三科”的诗词

天谷庵

十三科取士,救世岂无方。

倏送孤鸿举,难追八骏骧。

金坛犹著号,碧落旧为郎。

剑化丹垆在,山寒井水香。

(0)

钟福堂乡荐北上赋赠

卅年期望困经生,始信文章老更成。

六七作才光世泽,十三科已见房行。

孟郊登第中年感,员俶升堂幼日情。

骏烈清芬儒族盛,犹将弈叶继家声。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