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朔方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生活环境恶劣、困苦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个团体或组织内部的困境或困难。
- 例句
- 1. 这个偏远山村的生活条件真是朔方。2. 在这个朔方的地方,生活十分艰苦。3. 这个公司正处于朔方之地,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 反义词
北方、炎方
- 基本含义
- 指边疆地区或北方荒凉之地。
- 基本解释
◎ 朔方 shuòfāng
[north] 北方
北方申命和叔,宅朔方,曰 幽都。——《书·尧典》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朔方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边疆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穷山恶水”、“荒郊野外”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住在山区,每天都感觉像是在朔方一样。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条件太差了,简直是朔方。3. 高中生:考上大学是我摆脱朔方的唯一机会。4. 大学生及以上:这家公司的工作环境真是朔方,我不想再呆下去了。
- 故事起源
- 朔方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这篇古代文献中。当时,朔方是指边疆地区的荒凉之地,那里环境恶劣,生活十分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困难的环境或处境。
- 英文翻译
1.the north; dreary land in the north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北方边疆地区的荒凉和艰苦联系起来记忆朔方这个成语。想象自己置身于北方的边疆地区,面对着荒凉的环境和艰难的生活,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朔方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一般作为定语或状语使用。
- 详细解释
(1).北方。《书·尧典》:“申命 和叔 ,宅朔方,曰幽都。” 蔡沉 集传:“朔方,北荒之地。”《楚辞·刘向<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王逸 注:“周徧流行於北方也。” 鲁迅 《野草·雪》:“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2).郡名。 西汉 元朔 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 朔方 ,今 内蒙古自治区 杭锦旗 北。 东汉 末废。《汉书·卫青传》:“ 元朔 五年春,令 青 将三万骑出 高闕 …… 代 相 李蔡 为轻车将军,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 朔方 。”参阅《汉书·地理志下》、 清 吴卓信 《汉书地理志补注·朔方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