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戒师的词语解释
戒师的意思
拼音:jiè shī    注音:ㄐㄧㄝ ˋ ㄕㄧ
使用场景
戒师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景中。它可以用来形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不仅仅是盲从教师的教导,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同时,它也可以用来提醒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
例句
1. 学生们应该戒师,不盲从教师的错误。2.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
基本含义
警惕教导者的错误,不盲从教师,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基本解释

(1).授戒之师。《心地观经·报恩品下》:“若欲受持上品戒,应请戒师佛菩萨。”
(2).为僧尼的通称。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二折:“做娘的请客三番,敢剪做戒师,我甘分无辞。”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教育和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戒师,不盲从老师的错误答案。2. 初中生:我们应该戒师,独立思考,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3. 高中生:在学习中,我们要有戒师的精神,不仅仅是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自己进行思考和探索。
故事起源
戒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有一位叫戒子的学生,他的老师很严厉,对学生要求很高,但是却总是教导错误。戒子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不再盲从老师的错误,而是独立思考,找到正确的答案。他的行为得到了其他学生的赞赏和尊重,也引起了老师的关注。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戒师”来形容对教导者的错误进行警惕,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戒师”的一个方法是将其与一个形象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学生站在教师面前,但他的脑袋上长出了一双警示灯,提醒他要戒师,不盲从教师的错误。通过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戒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戒”是动词,表示警惕、提醒;“师”是名词,表示教导者、老师。
详细解释
戒师是一个成语,由“戒”和“师”两个字组成。它的基本含义是对教导者的错误进行警惕,不盲从教师,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不因为教师的权威而盲从,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0)
诗文中出现“戒师”的诗词

送律师归婺州

京中开讲已多时,曾作坛头證戒师

归到双溪桥北寺,乡僧争就学威仪。

(0)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

郁郁山上松,呀呀林中乌。

松有荫孙枝,乌非反哺雏。

我生堕地时,太婆七十五。

明年阿弟生,弟兄日争乳。

太婆向母怀,伸手抱儿去。

从此不离开,一日百摩抚。

亲手裁绕罗,为儿制衣裳。

糖霜和面雪,为儿作餦餭。

发乱为梳头,脚腻为暖汤。

东市买脂粉,靧面日生香。

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珰。

红裙绛罗襦,事事女儿妆。

牙牙初学语,教诵《月光光》。

一读一背诵,清如新炙簧。

三岁甫学步,送儿上学堂。

知儿故畏怯,戒师莫严庄。

将出牵衣送,未归踦闾望。

问讯日百回,赤足足奔忙。

春秋多佳日,亲戚尽团聚。

双手擎掌珠,百口百称誉。

我家七十人,诸子爱渠祖。

诸妇爱渠娘,诸孙爱渠父。

因裙便惜带,将缣难比素。

老人性偏爱,不顾人笑侮。

邻里向我笑,老人爱不差。

果然好相貌,艳艳如莲花。

诸母背我骂,健犊行破车。

上树不停脚,偷芋信手爬。

昨日探鹊巢,一跌败两牙。

噀血喷满壁,盘礴画龙蛇。

兄妹昵我言,向婆乞金钱。

真倾紫荷囊,滚地金铃圆。

爷娘附我耳,幼婆要加餐。

金盘脍鲤鱼,果为儿下咽。

伯叔牵我手,心知不相干。

故故摩儿顶,要图老人欢。

儿年九岁时,阿爷报登科。

剑儿大父傍,一语三摩挲。

此儿生属猴,聪明较猴多。

雏鸡比老鸡,异时知如何?

我病又老耄,情知不坚牢。

风吹儿不长,那见儿扶摇。

待儿胜冠时,看儿能夺标。

他年上我墓,相携著宫袍。

前行张罗伞,后行鸣鼓箫。

猪鸡与花果,一一分肩挑。

爆竹响墓背,墓前纸钱烧。

手捧紫泥封,云是夫人诰。

子孙共罗拜,焚香向神告。

儿今幸胜贵,颇如母所料。

世言鬼无知,我定开口笑。

大父回顾儿,此言儿熟记。

一年记一年,儿齿加长矣。

儿是孩提心,那知太婆事。

但就儿所见,依稀记一二。

太婆每出人,笼东拄一杖。

后来杖挂壁,时见垂帷帐。

夜夜携儿眠,呼娘搔背䖹。

展转千挞腰,殷殷春雷响。

佛前灯尚明,窗隙见月上。

大父搴帘来,欢笑时鼓掌。

琐屑及乡邻,讥诃到官长。

每将野人语,眩作鬼魅状。

太婆悄不应,便知婆欲睡。

户枢徐徐关,移踵车轮曳。

明朝阿娘来,奉匜为盥洗。

欲饭爷捧盘,欲羹娘进匕。

大父出迎医,覼缕讲脉理。

咀嚼分尝药,斟酌共量水。

自儿有知识,日日见此事。

几年举场忙,几年绝域使。

忽忽三十年,光阴迅弹指。

今日来拜墓,儿既须满嘴。

儿今年四十,大父七十九。

所喜颇聪强,容颜类如旧。

周山看松柏,不要携杖走。

拜跪不须扶,未觉躬伛偻。

挂珠碧霞犀,犹是母所授。

绣补炫锦鸡,新自粤西购。

一手搴颔髭,一手振袍袖。

打鼓唱迎神,红毡齐泥首。

上头艺红香,中间酌黄酒。

青箬苞黍粽,紫丝络莲藕。

大父在前跪,诸孙跪在后。

森森排竹笋,依依伏杨柳。

新妇外曾孙,是婆定昏媾。

阿端年始冠,昨年已取妇。

随兄擎腰扇,阿和亦十五。

长樛次当孙,此皆我儿女。

青青秀才衣,两弟名谁某。

少者新簪花,捧觞前拜手。

次第别后先,提抱集贱幼。

一家尽偕来,只恨不见母。

母在婆最怜,刻不离左右。

今日母魂灵,得依太婆否?

树静风不停,草长春不留。

世人尽痴心,乞年拜北斗。

百年那可求,所愿得中寿。

谓儿报婆恩,此事难开口。

求母如婆年,儿亦奉养久。

儿今便有孙,不得母爱怜。

爱怜尚不得,那论贤不贤。

上羡大父福,下伤吾母年。

吁嗟无母人,悠悠者苍天!

(0)

书常理斋观察爱吟草

读书奋志节,忠义常在口。

往往临事时,或至丧所守。

问之何因尔,浩气中无有。

圣朝务柔远,无知跳小丑。

剪灭归荡平,不戒师则偶。

公方持军筹,朝夕储粮糗。

猝然闻震惊,暂退义不苟。

想其挥戈时,吐气贯牛斗。

坚贞得死所,芳名达帝右。

褒赉慰忠魂,垂裕及嗣后。

大节凛死绥,不为倖免走。

授命何从容,由其所积厚。

挑灯读公书,真气满户牖。

(0)

余自东山往金峨住山戒师迎于中涂到上方泉石幽胜有心匠助天巧者因成数语以赠

一奁鸣瀑写天绅,怪石鲸奔欲化鳞。

灵隐飞来真相后,老坡重證戒师身。

居山活计今成趣,造物工夫总待人。

自喜爱閒逢胜绝,杖藜端不负残春。

(0)

刘相公见访

千骑拥朱轮,香尘岂是尘。

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

庄叟因先觉,空王有宿因。

对花无俗态,爱竹见天真。

欹枕松窗迥,题墙道意新。

戒师惭匪什,都讲更胜询。

桃熟多红璺,茶香有碧筋。

高宗多不寐,终是梦中人。

(0)

满庭芳.和霭戒师师父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

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

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

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

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