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隅坐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孤立无援,感到无助和寂寞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人群中心独自坐着,与他人保持距离。
- 例句
- 1. 他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感到孤独无助,常常隅坐在家里。2. 孩子们欺负他,他只能隅坐在教室的角落里,默默忍受。3. 老人看着窗外的雨水,心情低落,一个人隅坐在客厅。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里,形容孤独、无助的样子。
- 基本解释
(1).坐于席角旁。古无椅,布席共坐于地,尊者正席,卑者坐于旁位。《礼记·檀弓上》:“ 曾子 寝疾,病, 乐正子春 坐於牀下, 曾元 、 曾申 坐於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郑玄 注:“隅坐,不与成人并。” 元 无名氏 《广客谈》:“公曰:‘ 仲尼 之席,童子隅坐。予不敢辞,遂坐。’”《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一时吃饭漱盥已毕, 安老爷 便命他隅坐侍谈。”
(2).坐位的侧边。 宋 强幼安 《唐子西文录记》:“ 子东 书来,属余追録,且欲得僕自书,云:‘将置之隅坐,如见师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孤独、无助相关的成语,如“孤苦伶仃”、“孤立无援”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校的时候,有时候会被同学孤立,只能隅坐在教室的角落里。2. 初中生:因为家里搬到了新的城市,我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很孤独,每天都只能隅坐在家里。3. 高中生:考试失败后,我觉得自己很无助,只能隅坐在房间里,反思自己的不足。
- 故事起源
- 隅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逍遥游》一书。书中有一段描述,庄子见到一个丧失家人的人,独自坐在墓前哭泣。庄子问他为何不回家,他回答说:“我在这里隅坐,让我死了才回去。”庄子听后感慨万分,认为隅坐的人处于极度的孤独和绝望之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隅坐联想为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里,孤独无助的样子。可以通过想象自己或他人在困境中被孤立,坐在角落里的情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隅坐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名词隅和动词坐组成。
- 详细解释
- 隅坐是由“隅”和“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隅指房屋的角落,坐指坐下。隅坐形容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里,孤独无助,没有人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