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描述人的行动、工作或表现,表示对某人的努力和付出的赞赏。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一直大力奋斗,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 这个项目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发挥大力量。3. 他是一个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人,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 基本含义
- 指力量大,用力猛烈。
- 基本解释
◎ 大力 dàlì
[energetically;mighty;powerful] 尽全力或调动一切力量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力量和努力相关的成语,如“力争上游”、“力挽狂澜”等,来扩展对汉语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大力地推开门,让我们进去。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大力扣球,为我们赢得了胜利。高中生:他在学习上投入了大力,最终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大学生:他在社团活动中大力推动了一项创新项目。成年人:他在工作中大力拓展市场,使公司的业绩大幅提升。
- 故事起源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刘邦在起义之初,曾经找到了项羽,希望能够合作。当时,项羽看到刘邦只有几百人,觉得他力量太小,不值得合作。于是,项羽说:“刘将军,你的力量太小了。”刘邦听后,非常愤怒,回答道:“力量大小不是问题,关键是用力的方式和决心。”刘邦的回答表达了他坚定的决心和努力,后来他果真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并最终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大力”这个成语的起源。
- 英文翻译
1.energetically; vigorously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大力”与“大力士”联系起来,想象一个身强力壮的人用力举起很重的东西,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1).力气大。《晋书·郭璞传》:“时有物大如水牛,灰色卑脚,脚类象,胸前尾上皆白,大力而迟钝。”
(2).指大自然的力量。 唐 李白 《长歌行》:“大力运天地, 羲和 无停鞭。” 严复 《<天演论·察变>按语》:“造物立其本,以大力运之。而万类之所以底于如是者,咸其自己而已,无所谓创造者也。”
(3).很大的力量。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八:“这后面的两类情况是不好的,特别是减产的一类最不好,必须用大力去整顿。”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二:“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 近义词
鼎力、大举、大肆、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