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触祸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冒险行为、莽撞行动,以及不顾后果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理智的决策,或者是不计后果的行为。
- 例句
- 1. 他一直不听劝告,最终触祸了。2. 这个决策太冒险了,简直是在触祸。
- 基本含义
- 主动招惹祸患,自找麻烦。
- 基本解释
遭受祸殃。 汉 王充 《论衡·辨祟》:“人不触祸不被罪,不被罪不入狱。”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触祸相关的成语,如“自食其果”、“招灾惹祸”等,以丰富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不听老师的话,触祸了。初中生:他的决策太冒险了,简直是在触祸。高中生:他的行为非常不理智,完全是在触祸。大学生:他一直以来都在招惹麻烦,真是触祸的代表。
- 故事起源
- 触祸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秋水》。故事中,有一个叫“鹿门人”的人,他心怀不满,非常想要得到官位,但是他没有资历和才能。于是,他决定采取冒险的方式,去触摸天子的龙椅,希望能够得到官位。结果,他的行为被天子发现,遭到了严厉的惩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冒险行为往往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触”字和“祸”字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伸手去触摸一个祸端,从而引发不好的结果。
- 词语结构
- 触祸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触”和“祸”。这两个字都有自己的含义,但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意义。
- 详细解释
- 触祸是一个贬义成语,表示主动去招惹祸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像是用手去触摸祸端,从而引发不幸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