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抚物的词语解释
抚物的意思
拼音:fǔ wù    注音:ㄈㄨˇ ㄨˋ
使用场景
抚物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劝慰他人、安抚他人情绪的情景。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安抚亲友的情绪,也可以用在工作场合中安抚客户或同事的情绪。
例句
1. 在他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要用温暖的话语抚物他的心灵。2. 老师抚物了一下学生的头,让他们感到安心和被关爱。
基本含义
抚慰、安抚人心。
基本解释

(1).体恤部属。《宋书·临川王义庆传》:“ 义庆 留心抚物,州统内官长亲老不随在官舍者,年听遣五吏餉家。”
(2).抚摩物件。 宋 苏轼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抚物怀人应独叹,作诗寄子谁当听。”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绪安抚相关的成语,如“安抚人心”、“慰藉心灵”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词语,如“抚慰”、“安慰”、“慰藉”等,以扩展对情绪安抚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温暖的话语抚物了小猫的心灵,让它不再害怕。2. 初中生:老师用鼓励的话语抚物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考试充满了信心。3. 高中生:在遇到挫折时,朋友的支持和理解可以抚物我们的内心,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
故事起源
抚物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淮南子·天文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尹文子的人,他很喜欢养鸟,但是有一天他的鸟不知道为什么不再唱歌了。尹文子非常烦恼,于是他找来音乐家郑子产,希望他能够抚慰鸟的情绪,让它重新唱歌。郑子产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并用温柔的音乐抚慰了鸟的心灵,让它重新恢复了歌声。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抚物这个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抚摸一只小动物,温柔地安抚它的情绪,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抚物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抚物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抚”和名词“物”组成。其中,“抚”表示抚慰、安抚的动作,“物”表示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抚物是指安抚人心,慰藉人心的意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通过温柔的言语或行动来安抚他人的情绪,使其感到安心和舒适。
(0)
诗文中出现“抚物”的诗词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月次于房历三星,斗牛不神箕独灵。

簸摇桑榆尽西靡,影落苏子砚与屏。

天工与我两厌事,孰居无事为此形。

与君持橐侍帷幄,同到温室观尧蓂。

自怜太史牛马走,伎等卜祝均倡伶。

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

陶泓不称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

故持二物与夫子,欲使妙质留天庭。

但令滋液到枯槁,勿遣光景生晦冥。

上书挂名岂待我,独立自可当雷霆。

我时醉眠风林下,夜与渔火同青荧。

抚物怀人应独叹,作诗寄子谁当听。

(0)

寿范洁斋二首·其二

玉山一何高,堂与青云齐。

上连宝台峻,下瞰金璧低。

中有二老仙,驾鹤俱不归。

苔封箕山碣,雾湿太史题。

岂期芸省郎,再析侯藩圭。

芳猷绍前印,英气截云霓。

理乱如理绳,牧民如牧羝。

燕开登南楼,就以云作梯。

喜年玩秋稼,抚物观春荑。

不贪老氏宝,不秘庄生倪。

至仁弥尔性,寿齿今复齯。

(0)

春日怀归

陶令赋归辞,漆叟称达生。

揆余企高䠱,颇亦悦幽情。

永惟故山日,桃李此时荣。

萋萋原上草,粲粲园中英。

翠茎浮涧藻,丹葩艳山樱。

疏池纳文鲤,伐木候春莺。

阳泽今岂异,抚物阻神京。

昔人叹非土,能不念吾耕。

(0)

金陵寓楼有怀三首·其一

今夜天正寒,机杼声不绝。

辛勤锦中字,犹诉当年别。

哀鸿附冥汉,潜颖泣玄穴。

抚物情不平,履霜心屡折。

杪岁客不还,空然衣百结。

如何箕斗间,三星转明灭。

(0)

远行

楚人巧悲秋,分作四种戚。

最极有远行,百感攒羁臆。

林鸟戢和哢,屯云献惨色。

客久归念长,年惊壮图窄。

抚物盈近叹,驱騑拥遥恻。

晓斗亦告劳,垂杓卧楼北。

(0)

送林宗丞浙东议幕

先生风骨天与清,孤松野鹤何瘦生。

胸中落落笥五经,大篇短章笔纵横。

壮年文场诸老惊,俯仰世故双鬓星。

万事不理诗自鸣,笑视轩冕秋豪轻。

市者争利朝争名,著脚往往遭讥评。

先生四五官神京,又复归去鸿冥冥。

台家急贤理不应,况复寮旧离觞倾。

先生自喜得此行,禄粟可已啼号声。

秦望之山高且平,卧龙横亘环州城。

镜湖千顷波不兴,晋宋遗迹多豪英。

议幕了无尘务萦,抚物吊古皆关情。

我亦久矣怀沧溟,旦夕欲乘缇油屏。

相望纵复三数程,诗筒尚得寻前盟。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