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联合处理事务。《周礼·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二曰宾客之联事,三曰丧荒之联事,四曰军旅之联事,五曰田役之联事,六曰歛弛之联事,凡小事皆有联。” 贾公彦 疏:“谓官府之中有六事皆联事通职。”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春官联事,苍灵奉涂。”《南史·施文庆传》:“自 太建 以来,吏道疏简,百司弛纵, 文庆 尽其力用,无所纵捨,分官联事,莫不振惧。” 清 龚自珍 《尊史》:“何者善出?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联事焉,皆非所专官。”
(2).同僚;同事。 南朝 梁 萧统 《与前司徒左史殷芸令》:“昔经联事,理当酸愴也。”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序:“僕忝臺阁,早经联事,虽幸揖风彩,而不接殷勤。”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阴司判官》:“方有联事之幸,不敢不修謁。”
(3).相连记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紬三正以班歷,贯四时以联事。”
- 基本含义
- 指两个或多个事物或者人物之间有某种关联或联系。
- 详细解释
- 联事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联”表示连接或关联,“事”表示事情或事物。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或者人物之间有某种关联或联系。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彼此影响的作用。
- 使用场景
- 联事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关联和联系,可以用于各种场景。比如,在工作中,可以用来指两个或多个工作任务之间的相互关联;在家庭生活中,可以用来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社会交往中,可以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等等。
- 故事起源
- 联事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的成语之一。由于其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和广泛适用的场景,因此被广泛使用。
- 词语结构
- 联事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这两个问题是联事的,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就能解决另一个问题。2. 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事关系,互相合作完成了这个项目。3. 学习和实践是联事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 记忆技巧
- 记忆联事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技巧:将“联”字与“连接”、“关联”等概念联系起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将“事”字与“事情”、“事物”等概念联系起来,表示具体的事物或者人物。可以通过构造联想故事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想象两个事物通过一条线连接在一起,表示它们之间有关联。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联事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比如“联袂”、“联手”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到事物之间的关联和合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是联事的,我们一起完成了作业。2. 初中生:学习和实践是联事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成绩。3. 高中生:我们班级的同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事关系,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4. 大学生:我和我的同学们经常联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