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臡的词语解释
三臡的意思
拼音:sān ní    注音:ㄙㄢ ㄋㄧˊ
使用场景
三臡常用于褒奖、称赞人的品德高尚和行为端正,通常用于叙述和赞美那些遵守道德规范,言行一致的人。
例句
1. 他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真是个三臡的好人。2. 那位老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心目中的三臡楷模。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言行一致。
基本解释

指以麋、鹿、麇制成的三种肉酱。《周礼·天官·醢人》:“王举,则共醢六十罋,以五齐、七醢、七菹、三臡实之。” 郑玄 注:“三臡,麋、鹿、麇臡也。”《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张衡 《七辩》:“嘉肴杂醢,三臡七菹。” 明 邵璨 《香囊记·琼林》:“五齏、七菹与三臡,总是仙庖珍味。”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品德、行为相关的成语,例如“德高望重”、“言行一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班主任是一个三臡的老师,他总是帮助我们,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三臡的人,做到言行一致,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3. 高中生:那位学霸同学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为人正直,真是一个三臡的好学生。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争取成为一个三臡的人。
故事起源
三臡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礼记·大同篇》,其中有一段描述了一个叫做“三臡”的人。据说,三臡是一个非常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深受人们的尊敬和赞美。后来,人们就用“三臡”来形容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三臡”与“高尚”、“品德”、“端正”等词语联想在一起,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的颈项非常高大、挺拔,象征着他的高尚品德和行为端正。
词语结构
形容词 + 名词
详细解释
三臡是一个由形容词“三”和名词“臡”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三”表示高尚、纯洁的意思,名词“臡”指颈项。三臡合在一起,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言行一致,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
(0)
诗文中出现“三臡”的诗词

闭瓮菜

嘉蔬擢根苗,濯濯在平壤。

甘苦各天性,宁期君子赏。

醢人司四豆,菹以事宾飨。

辛咸适所宜,调剂具分两。

深藏闭风日,揉择劳指掌。

经时色尚青,生意犹可想。

方兹饫醇醲,所贵在萧爽。

徐徐入齿牙,历历有清响。

山珍与海错,对之皆敞罔。

真味异五滋,逸韵殊豪上。

顿令酣醉人,当杯能倔强。

贫居五十年,饮食多卤莽。

黄齑日所亲,荼蓼心所奖。

岂知鼎俎间,非独口腹养。

凡物尽其材,用之斯不枉。

农经极草木,修制存畴曩。

姬公作周礼,纤悉固有仿。

七菹与三臡,供之惟用盎。

得名自古来,赋咏从吾党。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