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主动删除或毁掉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人对自己的言行不满意,主动收回或撤回。
- 例句
- 1. 他写完了一篇文章,觉得不够好,就退笔重写。2. 这位画家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极高,凡是不满意的都会毁掉,他真是个退笔的行家。
- 基本含义
- 指作者或画家因自己的作品不堪入目,而主动擦掉或毁掉。
- 基本解释
用旧的笔;秃笔。 宋 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之一:“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金 雷渊 《洮石砚》诗:“退笔成丘竟何益,乘时直欲礪吴钩。”《花月痕》第九回:“一把退笔和那十餘本书,都乱堆在靠窗这边。”参见“ 退笔塚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艺术创作相关的成语,如“画龙点睛”、“出类拔萃”等,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魅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错了字,就用橡皮退笔重新写。2. 初中生:我做完作业后觉得不满意,就退笔重写了一遍。3. 高中生:我写了一篇文章,觉得表达不够清晰,就退笔重写了几遍才满意。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唐代画家顾恺之。他在画了一幅著名的《女史箴图》后,觉得自己的画技不够出色,便用水将画面全擦掉,重新画了一幅更好的作品。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成为了形容画家对自己作品要求高的典故。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画家在书桌前画画,画完之后觉得不满意,就拿笔擦掉重新画。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退笔是指作者或画家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认为其质量不高或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因此主动擦掉或毁掉。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苛刻要求和追求卓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