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豸簪的词语解释
豸簪的意思
拼音:zhì zān    注音:ㄓㄧˋ ㄗㄢ
基本解释

刻有獬豸形的发簪,古代监察、执法官所用。 唐 杨巨源 《赠侯侍御》诗:“逃祸栖蜗舍,因醒解豸簪。”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雄辩、有力。
详细解释
豸,古代一种豹子的皮;簪,古代男子束发用的饰物。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雄辩、有力,像豹子的皮和束发的饰物一样华丽。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雄辩、有力,常用于夸奖或赞美他人的口才或写作能力。
故事起源
据说,豸簪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有一位名叫晏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其雄辩的口才和卓越的才华闻名于世。晏婴曾经在一次宴会上,以其言辞之辩,使得所有的宾客都感到惊叹不已,纷纷称赞他的口才像豹子的皮一样华丽,像束发的饰物一样有力。于是,人们就用“豸簪”来形容那些言辞或文章雄辩、有力的人或作品。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的演讲真是豸簪之辞,令人叹为观止。2. 这篇文章的语言雄辩有力,真是一篇豸簪之作。
记忆技巧
可以将“豸簪”想象成一位雄壮而华丽的文学家,他的言辞和作品就像豹子的皮和束发的饰物一样华丽而有力。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才或作品的成语,如“文韬武略”、“杞人忧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豸簪之辞,我们都很喜欢听。2. 初中生:他的作文写得真好,每一句都像豸簪一样有力。3. 高中生:这篇演讲真是豸簪之辞,让人深受启发。4. 大学生:他的口才真是厉害,每次辩论都能用豸簪之辞击败对手。
(0)
诗文中出现“豸簪”的诗词

赠侯侍御

步逸辞群迹,机真结远心。

敦诗扬大雅,映古酌高音。

逃祸栖蜗舍,因醒解豸簪

紫兰秋露湿,黄鹤晚天阴。

旧业馀荒草,寒山出远林。

月明多宿寺,世乱重悲琴。

霄汉时应在,诗书道未沈。

坐期阊阖霁,云暖一开襟。

(0)

奉送姚瀛翁座师应召还朝得三十韵

会稽日月秘,掞采发东南。

似淬耶溪秀,如从石匮探。

伞峰疑有笥,踌岭却无函。

剑气光常越,藤笺灿若贪。

产移丹穴种,瑞吐朱砂龛。

九万期抟运,三千细讨覃。

登□出众选,试理慎平勘。

正气乔嵩峙,抡才水镜涵。

鳄驯知化暴,虎渡似驱婪。

载道欢声洽,行春化日酣。

绩成看奏最,泽润想流甘。

当宁频嘘借,诸艰久练谙。

鸾栖宁恋棘,鹓序喜陪参。

补衮麒麟绣,触邪獬豸簪

还朝听曳履,问俗且停骖。

父老攀辕切,门生仰面惭。

食恩宁望报,镂骨只中衔。

向日滋桃李,干霄托楩楠。

不言小自喻,交让美谁堪。

抱拙技穷五,怀珍刖至三。

莪应知是蔚,青岂出于蓝。

广庇万间厦,常温半挟毵。

台歌赓万寿,华祝颂多男。

愿附扶鹏翼,欣同贺燕諵。

私心徒耿耿,下视每眈眈。

弱质嗟驽钝,高援起滞淹。

临分怀倍剧,伫望郁如惔。

棠芾遗浓荫,炎埃驱毒岚。

鼓薰终解愠,燮鼎定调泔。

召对劳清问,从容借箸谈。

(0)

闰九月繁台酬寄常邓州前御史兄

昨属传书宽远忆,侧闻为郡解忧襟。

他乡病起逢秋色,故国花香见客心。

三径园庄常阒寂,百年台榭独登临。

天晴水散荆襄急,云合山包汝邓深。

州县黄堂非尔辈,朝廷骢马要人钦。

也知皂盖熊罴轼,不换乌台獬豸簪

尽道白公如白玉,终然黄霸锡黄金。

徵聊拜相他年事,野老扶犁望傅霖。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