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鸟策一词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实际效果,只是空想或者不切实际的行动。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实际行动或者缺乏实际思考的人。
- 例句
- 1. 他总是鸟策,从来没有实际行动。2. 别只是空谈,要有实际行动,不要成为一个鸟策者。
- 基本含义
- 指轻举妄动,不切实际的行动。
- 基本解释
用鸟篆书写的简策。《文选·左思<吴都赋>》:“鸟策篆素,玉牒石记,乌闻 梁 岷 有陟方之馆,行宫之基歟?” 李善 注:“鸟策,鸟书於策也。” 张铣 注:“鸟,谓鸟跡书也。策,竹简也。”《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 陆倕 《天光寺碑》:“九流外籍,五明内典,鸟策餘文,龙宫遗教,莫不神游房奥。”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寓言故事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画饼充饥”、“杯弓蛇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只会鸟策,从来没有实际行动。2. 初中生:别光说不做,要有实际行动,不要成为一个鸟策者。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只是空想,要采取实际行动,不要陷入鸟策的思维中。
- 故事起源
- 鸟策的故事源于古代寓言故事《鸟策猿行》。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轻易模仿别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行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猿猴试图像鸟儿一样飞翔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这样,你可以将鸟策与不切实际的行动联系起来。
- 词语结构
- 鸟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鸟策一词源于古代寓言故事《鸟策猿行》中的情节。故事中,猿猴因为看到鸟儿能够飞翔,便想自己也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于是采取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行动,结果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鸟策成为了形容那些轻举妄动,没有实际意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