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弦鞉 ”。乐器名。犹今之三弦。《旧唐书·音乐志二》:“琵琶、四弦, 汉 乐也。初, 秦 长城之役,有弦鼗而鼓之者。” 清 毛奇龄 《西河词话》卷三五:“三弦起於 秦 时,本三代鼗鼓之製,而改形易响,谓之弦鞉。 唐 时坐部多习之。”
- 基本含义
- 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婉转。
- 详细解释
- 弦鼗是指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其中弦乐器代表悠扬的声音,打击乐器代表婉转的音调。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婉转,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 使用场景
- 在描述音乐或声音美妙动听的情况下使用,也可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或演讲等表达方式优美动人。
- 故事起源
- 《古文尚书·大禹谟》记载了一个关于弦鼗的故事。相传大禹治水时,曾亲自演奏弦鼗,以调节士气和鼓舞人心。后来,人们用“弦鼗”来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婉转。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婉转。
- 例句
- 1. 这首曲子真是弦鼗之音,让人陶醉其中。2. 他的演讲如同弦鼗一般,动听而又引人入胜。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弦鼗”与悠扬的音乐声音联系起来,想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音乐相关的成语,如“琴瑟和鸣”、“钟鸣鼎食”等,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弦鼗之音,它让我感到快乐。2. 初中生:这首曲子的弦鼗之音令人陶醉,让人沉浸其中。3. 高中生:他的演讲如同弦鼗一般,优美动听,令人难以忘怀。4. 大学生:这部电影的配乐如同弦鼗之音,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