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用茅草垫祭品。古代表示对神的敬意。语本《易·大过》:“藉用白茅。” 孔颖达 疏:“荐藉於物用絜白之茅,言以絜素之道,奉事於上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是岁,初起明堂、灵臺、辟雍” 李贤 注引 汉 胡广 曰:“古清庙盖以茅,今盖以瓦,下藉茅,存古制也。” 北周 庾信 《郊庙歌辞·周祀圆丘歌·皇夏》:“藉茅无咎,扫地惟尊。”
- 基本含义
- 借助茅草,暂时遮蔽身份或隐藏真相。
- 详细解释
- 藉茅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暂时遮蔽身份或隐藏真相。它源于古代中国的一种情景,人们在野外行走时,如果不想被发现,可以利用茅草遮蔽自己。因此,藉茅这个成语就有了借助茅草来暂时遮蔽身份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藉茅常用于描述人们在某些情况下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或身份。比如,一个商人在某个地方不想被人认出,他可以藉茅保持低调。又如,一个政府官员在某个会议上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他也可以藉茅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 故事起源
- 关于藉茅的具体故事起源已经不可考证,但是它的含义和用法在古代的文献中有所记载。
- 词语结构
- 藉茅的成语结构是“藉+物”,其中“藉”表示借助、掩盖,而“茅”则表示茅草。
- 例句
- 1. 他藉茅过路,不愿被人认出。2. 在这个重要的谈判中,双方都在藉茅隐藏自己的底线。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藉茅”联想为一个人在茅草丛中遮蔽自己,暂时隐藏身份。你可以想象自己在野外行走时,突然发现有人追踪你,你匆忙地躲进了茅草丛中,借助茅草来保护自己,暂时隐藏了身份。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你记忆“藉茅”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藉茅相关的成语,比如“藉草枕块”、“藉草穿簧”等。这些成语都与借助茅草来隐藏或保护自己的意思相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藉茅过路,不愿意被同学们发现我在偷偷看漫画。2. 初中生:他藉茅过路,不愿意被老师发现他迟到了。3. 高中生:在这个重要的考试中,我藉茅隐藏了自己的底牌,让其他同学都以为我没准备好。